专题>>最新聚焦>>2016春节专题>>猴年说猴
 
   
猴年说猴

2016年,农历丙申,猴年。

猴年说猴,首先想到的必然是家喻户晓的齐天大圣孙悟空──身负七十二般变化,闹天空,窃蟠桃,盗仙丹,把个神圣庄严的天宫闹得天翻地覆。虽然学者们至今为孙悟空的原型到底是唐代传奇中的水怪无支祁,还是古印度史诗《罗摩衍》中的神猴哈努曼争论不休,可无论土产也好,舶来也罢,人们喜欢的是大圣的神通广大、刚正不阿和放荡不羁。要不然,一部横店出品的3D动漫电影《大圣归来》,何以夺人眼球,居然赢得近10亿的票房?

“大圣”有猴王之誉。“猴”,古为“候”。据东汉《白虎通义》记载:“猴,候也,见人设食伏机,则凭高四望,善于候者也。”“候”乃等待,意思是说,人们猎猴时,在地上埋设机关,内放食物引诱。猴子想去吃,又生怕上当不敢马上去吃,便在高处东张西望,伺机而食。于是,人们就叫它为“候”。到了晚周、战国时期,因为它是兽类,故在“候”的左边加上了反犬旁,成为“猴”字。

平日里,猴子生活林间,天性机敏狡黠,要想将它捕捉,并非易事。想来,以“食”诱之,何物最佳?最初,只能是野果抑或粮食之类。因为诱惑性不强,猴子不会轻易上当。于是,猎人为得小猴驯养,先用药箭射杀母猴,母猴自知难免一死,拼尽全力将乳汁洒于枝叶间以乳其子。之后,猎人将母猴剥皮,用鞭子不断抽打猴皮。小猴见状,只得哀鸣着下树,任由猎人捕捉。驯养之后,小猴每晚还要抱着母猴的皮方能安睡。(南宋·周密《齐东野语》)成语“杀鸡儆猴”即源于此。

猴子惧见血红,是因为母子情深。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大将军桓温行军经过三峡,部下有人在岸上捉到一只幼猴,母猿在岸上追赶百余里,一路悲鸣,后来奋身从峭壁跃入船中而亡,众人剖开猿腹,但见肝肠寸断。细细想去,难怪古时三峡渔歌便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句。但对诗仙李白而言,啼声清越,引人遐想———流放途中遇到大赦,返乡时“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又是另外一种心境了。

酒是水中的尤物。人们要想捕猴,其实最宜用酒———拿酒在猴子面前如此那般演示一番,“贼”猴不识酒性,一俟人走,便会下山偷饮,以致烂醉如泥,任由摆布。

猴子不仅贪嘴,而且喜欢模仿———爬高竿、翻跟头、走绳索等等,一学便会。试想,马戏团里如果少了猴子的精彩表演,人们将会失去多少欢乐和笑声啊。而且,这还仅仅是猴子的一个特长,要是再经一番耐心调教,猴子还会有更出色的表现。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恐怕要数明朝丞相胡惟庸所蓄养的十几只猴子──每日衣冠楚楚,供茶行酒肆招待客人,还能吹竹笛执朱戚舞蹈以助兴,并因此赢得“孙慧郎”之美誉。

猴是灵长类哺乳动物。但在我国民间,人们往往把除人以外的灵长类动物一概称为“猴子”,像猿、猴、狒、猱等等。人类学家认为,猴有尾,猿则无,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因为猿的肌体形态和生理同人类相似,而猴在生物进化史上不愿从树上走下来直立行走,从此便被造物者永远羁留在大自然中“与木石居,与豕鹿游”了。

猴子穴居山涧,跳跃攀缘,灵巧无比。“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唐·李白)“夜船将泊棹歌齐,芳草萋萋野路迷。只有断猿无宿处,最高枝上彻明啼。”(清·杨贷)“摘此幽间果,哺我高枝猿;食果饮清泉,猿计亦何阙。”(宋·陆游)无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猿猴的美丽及其生活习性。还有,古籍《吴越春秋》说:勾践为训练兵士,特地派人聘请擅长剑术的赵处女,途中遇到一位自称袁公的老者,以竹枝为剑与赵处女较技,之后化为白猿飞身而去。这一传说后来被收入《剑侠传》,金庸先生更以此为素材敷衍成篇,创作了他唯一一篇短篇武侠小说《越剑女》。

人嘴是个无底洞,几乎无物不吃。在药典里,猴肉、猴骨、猴枣等等,都是难得的良药。特别是猴脑,“八珍”之一,满汉全席必有“一席之地”。吃海洋动物、吃非哺乳类动物以及圈养动物,表明人还有一些仁慈。但人与猴的基因有98%近似,吃猴无异于吃人,极其残忍。猴脑亦因此被列为古代“十大禁菜”之首。

什么东西应该禁食,什么东西可以多吃,此乃人类从愚昧通向文明的阶梯。譬如,猴头菇──洁白如雪,基部狭窄,上部膨大,肉质纤维密布,毛茸茸的,其状酷似猴子头颅,故名。

野生猴头菇多长在柞树、胡桃树的枯死树干上,与燕窝、海参、鱼翅齐名,是明清时期的贡品。1936年,鲁迅先生品尝了曹靖华先生寄赠的太行山猴头菇后,曾说:“味确很好,与一般蘑菇类颇不同。南边人简直不知道这名字。”由于当时很难吃到野生猴头菇,故鲁迅先生寄希望于科学家们:“如经植物学家及农学家研究,也许有法培养。”

先生有先见之明。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栽培猴头菇早已形成规模。医学研究还发现,猴头菇是一味良药,临床多用于治疗肝炎、胃溃疡和神经衰弱。像“猴菇菌片”、“宁猴片”等药物,已广泛用于胃癌、食道癌和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

 
 
版权所有:河南文化网 未经河南文化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