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最新聚焦>>2016春节专题>>文化记忆
 
   
留住传统年味

再过两天就是春节了。今年的春节会与往年有所不同吗?

记得鲁迅先生《祝福》里的一段话:“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过去,这种过年的景象,不论是江南的水乡,还是北国的城镇都普遍存在着。

而今,蛰伏在城市这片水泥森林中,越来越多的人真实地感受到,年俗渐行渐远,“年味”越来越淡:新衣成为日常消费,春联成了可贴可不贴之物,就连登门送福的传统拜年方式也逐渐被手机里一条群发的短信所取代。于是,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就有了“今年的春节,能不能与以往过的不同”的想法。

在那个远去的年代里,吃惯了粗茶淡饭的人们把生活的欢乐寄托于过年,让漫漫一年充满了无限希望和期待。渐渐远去的年味温暖而美好,那是物质清贫而精神富有的味道。如今,很多人早已对每天都会有的面包和每天都在享受的好日子失去了感恩,抑或幸福的味道就像年味那样,需要岁月的积淀、情感的酝酿和希望的播种。

其实,年味代表着一种传统文化和人情关系。春节将我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亲人的挚爱集中彰显出来。一些民间的传统风俗,如蒸糕、祭祖、守岁、吃团圆饭等,如果下一代不能传承,如果因为怕麻烦而去购买馒头,如果因为担心弄脏雪白的墙面而不贴年画,如果因为嫌路途远而不去给长辈拜年等等,那么,早晚有一天,这些习俗会真的消失。如果随着我们对传统习俗的逐年敷衍,让充满人情味的过年气氛越走越远,那么真的是一件十分让人担忧的事。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它不应因时代的变化而淡化。过年涵盖着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和优良品德。尽管人生之旅常有灾祸哀伤、坎坎坷坷,然而,年像一个公允慈祥的老人,把温馨和抚慰等同地赐予人间。年唤醒了生的渴望、美的希冀,振奋起人性向善的共鸣。

如果我们将这些逐渐远去、淡薄的“年的精神”收藏起来,在今天这个让现代气息冲淡了味儿的年节里慢慢品味,心中定会漾起一种别样的滋味。“文化代表着一个社会的智慧,一个国家的力量,承担着直面现实、维护信仰、创造理想、熔铸灵魂的重任。”因此,即使在物质和精神都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过春节仍要坚守中国文化的先进性,既要秉承传统,又要融入现代风貌。把阳光植进年味,让今年的春节灿烂温馨;把欢乐植进年味,让今年的春节甜美隽永……

 
 
版权所有:河南文化网 未经河南文化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