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三周年之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写生创作展”在河南博物院开幕,百余幅中国画作品默默诉说着当年渠首人的艰辛付出和丰功伟绩。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经过十余年的建设,于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输水干渠地跨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个省市,干渠总长1277公里,为沿线14座大中城市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受益人口5300多万。为了守护好这条广润北国的蓝色生命线,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位于中线工程水源地的南阳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艰苦奋斗、勇于牺牲、敢于担当的精神深深感染着中原人民。
“以画笔来描绘南水北调伟大工程,表现库区移民的巨大牺牲和忘我情怀,讴歌中原儿女为国家伟大工程作出的奉献,这也是我们当代画家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河南省美协副主席、河南省书画院副院长李明介绍,从今年5月份起,河南省美协、河南省书画院组织一批专业画家,深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丹江口大坝、陶岔渠首、白河倒虹吸、方城垭口等一线采风,用饱蘸激情的画笔,尽情描绘这一水利工程的壮美,把南阳人民的奉献精神和南阳的秀美山川,一一融进了作品里。
此次共展出了16位艺术家的100余幅中国画作品,有采风现场的小幅写生,也有采风归来经过沉淀与转化之后的巨作,有自然风光、城市建设的描绘,亦有风土人情、精神世界的刻画。
展览由河南省文联、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河南省书画院承办。展览将持续至12月27日,免费向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