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5月25日,由中国河南省文物局与瑞典国立世界文化博物馆共同举办的“黄河流域王室与诸侯—中国河南青铜文明展”在瑞典国立世界文化博物馆之远东考古博物馆隆重开幕。
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夫妇、中国驻瑞典大使兰立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河南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瑞政府官员和各界代表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深情回顾了祖辈开启瑞中两国早期文化交流的历史,高度评价了中华文明对人类社会做出的重要贡献。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长期以来,中国与瑞典保持着密切的文化交往,河南与瑞典之间更是有着特殊的历史渊源。1921年,时任中国农商部矿业顾问的瑞典专家安特生先生对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的考古发掘,拉开了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序幕。近年来,河南省文物系统与瑞典有关博物馆以仰韶文化研究为平台,交流不断,情谊长续。相信此次展览的成功举办,一定会为中瑞之间在博物馆管理、文物保护、考古发掘、科学研究等领域的持续合作打下坚实基础,也必将进一步增进中瑞两国人民的理解与友谊,谱写中瑞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瑞典国立世界文化博物馆总馆长桑娜在致辞中介绍了展览筹备情况。
瑞典国立世界文化博物馆是由位于斯德哥尔摩的远东考古博物馆、民族博物馆、地中海博物馆以及位于歌德堡的世界文化博物馆四个博物馆组成的综合机构。2012年8月,河南省文物局与瑞典国立世界文化博物馆签署了5年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河南省文物局将每一至两年在该馆举办一个展览,此次展览的推出也是双方合作交流的第一个成果。
为做好此次展览,河南省文物局精心组织,从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博物馆、洛阳博物馆、信阳博物馆、安阳博物馆和三门峡虢国博物馆等7家单位精选117件(组)(共计141件)青铜文物参展,展品多数为河南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基本涵盖了所有青铜器类别,也是河南青铜文物的精华。精美的展品将向瑞典人民全面展示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呈现黄河流域青铜时代文明的多姿与灿烂。揭示青铜时代蕴含的丰富社会内涵,再现华夏文明的古老与辉煌。
展览从2013年5月25日持续至2013年11月17日,为期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