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墨纸本 挂轴 345 × 134 cm
款识:岚气尽成云,松涛半似雨。石径野人归,步步随云起。狂来发长啸,声闻拟千里。达者自心知,拂袖从谁语。清湘陈人济山僧游山,写此快极。
钤印:膏肓子济。赞半世孙阿长。大涤子。搜尽奇峰打草稿。靖江后人。问清曾藏。崇水陈氏书画印。
台北历史博物馆收藏
大千早年画山水由「明四僧」(ca.1610-1707年)之画风入手,其中尤以石涛与他一生之艺术创作有密不可分之关系。起初大千是以通过石涛的笔墨风格学习如何表现外在视像,然后再将外在客观的自然视像与内在真实的心灵感受契合,这就是中国人所谓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而「师造化」(向自然学习)通过「师古人」(临摹古画)来实践,则是大千一生治艺开创之「不二法门」。
这幅画以文人水墨风格的技法完成,画面上云气氤氲,气魄极大,山林幽深浓郁的气象逼人;人物线条的用笔紧密延绵,在细致中却有一种遒劲的力道。笔墨技法流畅高妙,完全是一派石涛的面目。加上落款的书法与用印几可乱真,乃知所谓「认识石涛须通过大千」实非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