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为志 妙笔有声——这个展览很励志

11月19日上午,由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河南省中国画学会主办,郑州美术院承办,濮阳市美术家协会、河南省爱心助残书画院协办的“励志丹青——刘德山美术作品展”在郑州美术学院开幕,郑州美术学院校长石品主持开幕式。展览展出刘德山近30年来创作的油画、丙烯、水彩、连环画、插图等100余幅作品,吸引了众多艺术家、高校师生前来参观。

1.jpeg

2.jpeg开幕式现场

丹青为志 妙笔有声

刘德山是一位来自濮阳市的职业画家。他1970年出生,毕业于安阳师范学院艺术系美术专业,后又在中央美术学院深造学习,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濮阳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南省爱心助残书画院艺术创作部主任。他虽身有残疾,却坚韧不拔、勤奋努力,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行走在艺术寻梦的路上。近年来,他在创作上取得了累累硕果,作品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全国第六届架上连环画全国巡展等全国性大展,水彩画《幸福春节》还曾获第十三届河南省美术作品展览一等奖,并有多件作品获得了各类奖项。作为签约艺术家,他长期为《读者》杂志绘制插图,受到广大读者的一致喜爱。2023年3月,《读者》杂志插图艺术作品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刘德山的《母亲与照片》入选展览并受到了美术界的广泛关注。

3.jpeg

刘德山 《母亲与照片》

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郑州美术学院名誉校长马国强说,自己与刘德山只有一面之缘,郑州美术学院领导更是与刘德山素昧平生,但他们却联合为刘德山策划了此次展览。马国强还专门为展览撰写了前言、题写了展标。“办展览不是搞慈善,刘德山用画征服了我们!一个展览走进高等院校的展厅,首先要在专业上、学术上立得住。刘德山的作品独具特色,素描基本功扎实,画面色调和谐统一,内容真实感人,放在全国任何一个展馆展出,都是值得点赞的。学院可以以此次展览为契机,加强教学研究,引导师生们借鉴他的学习方法,研究他的“结构素描”,训练扎实的“手头功夫”,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4.jpeg

马国强致辞

刘德山是河南省爱心助残书画院培养出的优秀艺术家代表,为弘扬和传播艺术作出了积极贡献。谈及刘德山,河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河南省爱心助残书画院执行院长楚永堂印象深刻。他说,刘德山不仅自己画得好,还教别人画画。他在老家濮阳举办美术培训班,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美术人才。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他还热心公益,节假日期间常常义务为当地群众、学生画肖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点赞。

“家庭困苦,致使耳朵重听加剧,24小时的耳鸣让我陷入交流困境,但是总有一种旋律缠绕,那就是激情昂扬的执着梦想。”开幕式上,刘德山热泪盈眶,言语哽咽,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帮助他的师友和家人致以深深的谢意。他表示,多年以来,美术界各位师友就像是一盏盏明灯,妻子王艳玲就像是他的耳朵,助力他在筑梦艺术的道路上不断进步。他将继续保持纯粹本真心态,深入生活,关注现实,努力提高自身创作技能,创作出更多有深度、接地气、充满正能量的作品。

开幕式上,刘德山还为郑州美术学院捐赠作品《老兵》,郑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冰接受捐赠作品,并向刘德山颁发收藏证书。6.jpeg

刘德山为郑州美术学院捐赠作品《老兵》

7.jpeg

王冰为刘德山颁发收藏证书

开幕式后,嘉宾和师生步入展览现场,近距离欣赏刘德山丰富多元的创作形式,在“励志丹青”中感悟艺术的精妙。展厅中的作品,从国家功勋、人民英雄到打工兄弟、邻里乡亲,从硝烟弥漫的战场到市井味十足的百姓生活,都是他倾情描绘的对象。作品既保留了传统画种的创作要素,将中国传统美学与当下生活有机结合,又通过多元素的交叉融合,形成出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集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展览为参观者奉献了艺术的盛宴,为师生们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

8.jpeg9.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