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显“人间斑斓”,郭海燕染缬艺术展在郑州开幕

06.png

非遗技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巨大的精神财富。10月23日上午,由河南科技学院主办、河南省美术馆承办的“人间斑斓”——郭海燕染缬艺术展在河南省美术馆举行,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开幕式以精彩的草木染服饰设计系列服装秀拉开序幕,传递出传统染色技艺与时尚相融的设计理念。开幕仪式由河南科技学院校办主任高跃主持, 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贾京生教授做学术主持。

本次展览自即日起至11月6日,为期14天,期间展出包括染缬技艺、染缬文创染缬丝巾等系列作品及团队成果作品在内的300余件佳作。

07.jpg

染色技艺与时尚相融,以工艺作品展现中原文化魅力

走进展览现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以渔猎为主题的作品。郭海燕运用扎染和蜡绘染的技法,将先民渔的场景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了河南悠久的历史文化,更通过先民的动作和表情,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作者采用泼染、扎染等多种技法,将古老的甲骨文、二里头文化中的绿松石铜牌式作品重新再现,这种色彩渐变和亮度处理,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古人智慧的魅力。不仅展示了河南文化的独特性,更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除了这些历史题材的作品外,展览中还展示了郭海燕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如十二生肖、小动物、小植物以及鸳鸯戏水、莲花绽放等场景,都通过作者的巧手被赋予了新的生命。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观察入微的能力,更让观众在欣赏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温馨。

谈到创作初衷,郭海燕表示:“我生在河南,对中原文化有着深深的眷恋。我希望通过我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河南文化。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些作品传达出一种爱生活、爱当下、爱祖国的态度。”

结合文化融入生活,300余件佳作展示扎染艺术魅力

河南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姚刚介绍,参展的每幅作品都仿佛是一扇通往不同世界的窗户,有的传承了古老技法,展现出传统染缬艺术的魅力;有的在传统技法上进行了大胆创新,融入了现代元素,使染缬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出艺术的无限可能和强大魅力。

开幕式上,郭海燕分享了举办本次展览的初衷与愿景,希望通过这些作品,传达自己内心的思考、情感的表达、对世界的认知、对美孜孜不倦的追求、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并表示在未来的日子里,将继续努力创作,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为大家带来更多美好与感动。

“知者创物、巧者述之”,作为一位艺术家,郭海燕过去一直面对的是染缬技艺的淬炼,当她在技术上臻于完善的同时,审美的表达、文化的传递、生活的融入又是她近年来思考最多的问题。从古至今,染缬艺术的“斑斓之色”是其最大特点,郭海燕及其团队的作品在斑斓之外,结合文化,融入生活,用品类众多的作品为文艺建设贡献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