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万物》为何让人动容
电视剧《生万物》剧照 近日,热播剧《生万物》收官。不少网友表示:一开始觉得自己看不下去,看了之后被感动得稀里哗啦。 在《生万物》的年代,大多数人都要和土地厮守一生,生活半径永远是一村一镇。如今,离开老家、远道求学、异地安家成为现代生活的常态,越来越多的人似乎多了一份“漂泊感”。 《生万物》既让观众看到了农民对土地的敬畏与依恋,也唤醒了我们对“根”的记忆,悄然引发了一股寻找“精神原乡”的热潮。 故土难离 故乡是一个人出发的地方,也是最遥不可及之处,一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就道尽了游子的心理。 乡味难舍。家乡味道是人们舌尖上的乡愁,南方的稻米、江浙的河蟹、中原的小麦、东北黑土地上长...
-
《不再退缩》:书写普通人的坚韧与顽强
《不再退缩》海报。出品方供图 今年暑期档银幕上,《不再退缩》以冰球撞击冰面的声声脆响,讲述了东北少女刘星榆在父母的托举下,治愈先天残疾追逐梦想的故事。影片用扎实叙事与真切情感,诠释了体育运动的多元内涵,更折射出平凡人在生活中坚韧、自强的精神底色,正如导演齐星所言:“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完美无缺,而在于带着缺憾依然前行。” 影片中,刘星榆天生患跟腱挛缩症,父亲刘中华成为她冲破枷锁的光。曾以喜剧形象深入人心的潘斌龙,此次成功塑造了一位豁达幽默又坚强如铁的父亲形象。他带着女儿走过漫长的求医之路和锻炼之路:从西医外科到中医;从绑着矫正器蹒跚学步,到拆掉矫正器后一步步练习走路,再到女儿成为冰球运动员...
-
以河山,守山河——评电视剧《我们的河山》
《我们的河山》剧照:八路军增援崮城。出品方供图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国人对“河山”有着骨子里的眷恋与归属感。面对山河破碎,侵略者的蹂躏,总能勃发出强烈的民族抗争力量。今年正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一批抗战题材精品力作在这个夏天格外燃情。近日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我们的河山》成为其中别具一格的作品。这部剧以1937年山东沦陷为历史背景,讲述青年党员庄埼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家乡沂蒙山区,动员群众、发动群众、发展基层武装,经历重重考验,开辟、建设、壮大抗日根据地,最终粉碎日军扫荡计划,迎来抗战胜利的故事。 视角独特、立意深刻,于细微处见精神 《我们的河山...
-
微短剧竞争升级 郑州如何破圈
日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郑州市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工作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争取到2027年,全市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100亿元。
-
为历史“保存底片”(烽火记忆·时代回响·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上映14天,票房约19亿元,豆瓣评分8.6——电影《南京照相馆》在这个夏天掀起了一场关于历史与记忆的观影热潮。这部影片没有展现宏大历史场景,没有刻意渲染暴力血腥场面,而是通过一家照相馆里的一群普通人,以小切口和独特视角展现了1937年南京大屠杀那段黑暗岁月以及中国人的顽强不屈。导演申奥说:“我们要用百分百认真的态度把这段历史留下来,因为电影会比所有主创都活得长久,会一直留存下去,产生无法磨灭的影响。”
-
电视剧《浴血荣光》——唱响建军大业的青春战歌
电视剧《浴血荣光》海报。资料图片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浴血荣光》在荧屏热播。作品紧紧聚焦从1927年南昌起义到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这8年间的革命历程,在视野宏大、叙事细腻的影像中,彰显雄健刚毅、豪迈澎湃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 《浴血荣光》开篇叙事紧凑,从徐特立与徐笃本父子在长沙火车站的生死诀别起笔,还原了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白色恐怖,继而引出毛泽东同志在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痛陈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共产党人的罪行……寥寥数笔,交代出武装反抗的紧迫性,一味地妥协甚至投降只能换来无情的杀戮。紧接着,作品详细展现了周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