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党的十八胜利召开,根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办要求,全国31个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城市于9月底至10月初赴京进行群众文化活动展演。郑州市群众艺术馆将组织一台反映中原特色的文艺节目于10月11在北京市传媒大学剧院演出。
该演出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此次文化活动将中原人民迎接党的“十八大”的喜悦心情加以表达,将河南丰富的文化资源加以展现;将郑州近年来所取得成绩加以呈现,并将人们的幸福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法加以体现。更进一步地表达出中原人民对未来的憧憬,对前程充满坚定的信心。尤其是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中心省会城市的文化诉求和文化品相将在这里用艺术的形式加以诠释。
该活动的演出场地为舞台演出。据悉,整个演出形式定位于民间文艺和舞台艺术表现相结合。既有贴近百姓的喜闻乐见的娱乐节目;又有展现河南文化厚重感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更有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精品节目的展现。全面将中原文化,尤其是郑州的文化精粹在这里做一个立体、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示。
整台节目的构成分为篇章型结构,分别为——豫之风、商之韵、中原魂三个部分。以地域为划分坐标,把视角和内涵加以定位的同时,把节目的内容进行有机的结构。“风”体现的是民俗、民风等传统的民间文艺形式。“韵”体现的是精神层面的追求,以及表达出来的幸福感。“魂”体现的是一种坚定的追求和血脉相承的思想理念。
节目的构成由民间文艺、曲艺、杂技、戏曲;还有新创作的歌曲、舞蹈等等。由专业的演出团体为班底,还有民间文艺的优秀团队、著名的艺术家、郑州籍的著名歌唱演员、社区的优秀骨干队伍和文化志愿者共同组成演出团队。
附
节目构成及舞台呈现
序:《月季朵朵红》
1,舞蹈:
月季花是郑州市的市花。该作品这是我市保留剧目。常演不衰。由郑州市歌舞剧院的优秀舞蹈演员表演。身着艳丽色彩、造型独特的24位女舞蹈演员装扮成娇艳的月季花。她们姿态婀娜、舞姿蹁跹,把花的风姿、风韵、风采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身着绿色服饰,24位手持巨型叶片的男舞蹈演员,环绕在鲜花周围。绿色掩映下的花朵在絮语诉说着静谧的幸福。这是一片祥和的景色,这是盛世的美景。该节目通过拟人化的表演形式,借花喻今,把人们心中的幸福感通过舞蹈来表达。
第一篇章:豫之风
一,民乐演奏:《丰收调》
该节目是一个场景表演的民乐演奏。二胡、唢呐、大阮等,在河南省歌舞剧院艺术家的手中,变成了富有生命灵动的乐器。几位丰收之后的棒小伙,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把心中喜悦表达出来。巧妙的构思和精湛的技艺,以及倾情的表演把一种金秋的喜悦传递给每一位观众。该节目选自河南省歌舞剧院的精品原创音舞诗《风情河之南》
二,河洛大鼓:《大鼓声声唱河南》
河洛大鼓,是广泛流传于郑州西部等地的一种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以唱腔优美,旋律悠扬见长。该节目在传统的民间曲艺表现形式基础上,邀请河南省著名作曲家和词作家,结合晚会的要求进行联袂创作。将河南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通过唱、说、表演一一道来。同时,现代的编配,让音乐形象更加时尚而丰满。24个女舞蹈演员充满灵动的表演更增加了可视性。
三,民俗荟萃:《多彩的大地》
古老的大地沉积了多少汗水、创造和智慧。一代代的人们把对土地的眷恋、对上苍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化作无穷的灿烂的火花,装点着生命的路程;也汇集成一方水土和一方人的精神的色彩、温度和浓度。一种鲜活的传承、一种不朽的成长和发展让民族的血脉更加具有个性和活力。该节目将流传在中原地区的典型的民间文艺形式,通过重新结构和编排,艺术性地展现在舞台上。将一幅立体的风俗画卷在这里形象地展开。让观众全方位地领略中原的风情和浓郁的文化氛围。
第二篇章:商之韵
四,舞蹈:舞剧《水月洛神》片段——“芙蓉池”
该节目选自全国荷花奖金奖剧目《水月洛神》中的精彩片段。该剧目是郑州市文化精品作品,先后在全国各地应该演出,并参加全国重大的艺术比赛,屡屡获奖。
五,魔术:《幻境》
该节目特邀在全国魔术大赛中获奖的,来自于宝丰农村的“魔术大师”丁德龙。他师承父亲,学习祖传的魔术技术,有自学现代的魔术技艺。一举在全国多项赛事中获奖。并代表河南参加中原文化上海行等系列重要文化交流活动。
六,时尚组合:《文明社区和谐风》
大屏幕是展现的是一个郑州市文明社区的一角。轮滑青年在楼宇间穿梭,他们娴熟的技巧让人眼花缭乱。旋转、飞跃的高难度动作,展现的是郑州的一种变化的速度。“米高轮滑俱乐部”是全国知名的轮滑俱乐部,在全国轮滑比赛中连续多年获奖。青年舞蹈演员将爵士舞、机械舞等动感十足的街舞淋漓尽致地舞动。“李阳街舞俱乐部”是全国知名的街舞社团。在全国的街舞比赛中屡获大奖。代表了河南街舞的最高水平。中老年服饰表演团队的阿姨、奶奶们尽管双鬓染霜,但是她们神采奕奕,精神矍铄。展示的是一种幸福的微笑。该服饰表演队,曾经多次代表郑州出国演出,为郑州赢得了美好的赞誉。
七,舞蹈:《牵手》
该节目是目前全国银屏出镜率最高的舞蹈作品。曾经创造了无数个辉煌。等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誉和舞蹈界权威人士的高度评价。曾经接受了凤凰卫视《鲁豫有约》栏目、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的专访。是河南文化的一张最有力的名片。
第三篇章:中原魂
八,歌曲联唱:《中原汉子》
该节目是将反应“愚公移山”、“红旗渠”、“焦裕禄”的三首歌曲,重新编配的歌曲组合。这三个人物,是河南人精神的代表。这种精神要传承要发扬。24武术演员,24位郑州市歌舞剧院的优秀舞蹈演员伴舞。
九,戏曲联唱:《梨园情韵》
在轻柔的音乐伴奏下,身着变形夸张戏曲服装的男女舞蹈演员,构成一幅幅美妙的图画。两位在全国著名电视栏目《梨园春》获奖的小擂主登场,演唱他们的拿手好戏。这是文化的传承,这是民族文化的蓓蕾。他们稚嫩的声音,惟妙惟肖的表演让大家再次领略到河南文化的魅力。最后特邀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虎美玲老师演唱常派著名的剧目《花木兰》中的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十,武术:《豪情在天》
该节目特邀曾经参加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及中央电视台多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武术学院的学员们表演。36位武术演员,通过跳、转、腾、挪尽显出一种中原人的鸿鹄之志、远大抱负和一种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激情、豪情。托举、叠罗汉、穿越人墙的高难度动作展现的是一种中原人勇于攀登、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古老的中原大地将要沐浴着“十八大”的东风展露新颜。
尾声:《中原向前方》
该节目特邀省市著名的词曲作者为该活动专门创作。特邀优秀青年歌手演唱。舞蹈演员手持灿烂的花朵,随着节奏激情舞动。把中原人的豪情,激情、热情在首都挥洒。展现出我们的风采。歌中唱到:乘着金色的风,踏着时代的浪,中原儿女挽起臂膀,中原向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