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妈妈咪呀》今秋来郑州

 

《妈妈咪呀!》中文版剧照(资料图)

 

自1999年起,音乐剧《妈妈咪呀!》相继在全球240个城市巡演,用13种语言演唱,创造了20亿美元的票房。去年,《妈妈咪呀!》中文版在国内大热。今年,《妈妈咪呀!》趁热打铁,瞄准全国二线中心城市展开第二轮巡演。如今,演员们正在上海进行紧张排练。昨日,本报受邀前往探班,感受“世界第一音乐剧”是怎样炼成的。据介绍,自11月15日起,该剧将在河南人民会堂用6天时间连演8场。

“世界第一”也很通俗

演出方此次对媒体开放了三场戏,两场群戏和一场双人戏。昨天中午记者到达时,演员们正在排练剧中的一场高潮群戏——Money Money Money。演员们的舞步、演唱和表情在外行眼里,多少有些夸张,但据说配上戏服在舞台上呈现出来,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来自英国的舞蹈教练忙着纠正演员的动作,就连看似不经意的对空挥舞,也是跟着节奏来的,绝对不允许随意发挥。

由于演员演唱的中文歌词,三位英国教练用英语通过翻译和学员交流,偶尔示范,唱的也是英文歌词。语言不同,如何保持《妈妈咪呀!》的原版品质?教练又如何判断演员的演唱是否合乎要求?对此,英国音乐总监卡尔顿·爱德华解释说:“22首歌翻译成中文是经过严格考证的,能够保证原汁原味。虽然我不懂中文,但从演员的表情和音乐节奏上能看出是否达到了我的要求。”

如果此前没有接触过音乐剧,能够欣赏这种表演方式吗?导演安德鲁·威尔说:“去年我们在中国演出时,就有很多小朋友也来看,而且能看懂,《妈妈咪呀!》是老少咸宜的。”据说,为了和观众拉近距离,在今年的巡演中,该剧每到一个城市都会在台词中加一些当地方言或添加一两句当地热点事件。

“按周卖”是国际惯例

据介绍,《妈妈咪呀!》将于11月15日来到郑州,停留六天,在河南人民会堂演出八场,特别是11月17日、18日周末两天,会在下午和晚上各演一场。

八场!作为“新鲜事物”,在郑州演八场会不会有点多?据《妈妈咪呀!》中文版出品方介绍,音乐剧“按周卖”是国际惯例,“每个行业追求利润最大化都有个临界点。对音乐剧而言,以周为单位售卖是演出成本、营销成本和买卖双方议价空间最大化的一个临界点,这个临界点是欧美100多年的音乐剧市场运作经验累积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