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新”、“震撼”、“感人”、“麻辣”……4月24日,郑州市奥斯卡大上海影城举办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看片会,观众对影片的评价普遍不错。
该片是“小燕子”赵薇执导的电影处女作,改编自同名小说,讲述了某大学土木工程系某宿舍女生的情感故事,由韩庚、赵又廷、杨子姗、郑恺、佟丽娅等主演,韩红、潘虹、杨澜等超级“大绿叶”客串演出。
该片自开拍以来就备受关注。与时下盛行的“小清新”青春片不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充满怀旧、热血和伤痛的情绪。赵薇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大陆人的青春史:“它不同于香港、台湾地区的青春片,是能引发我们大陆人情感共鸣的电影。”她强调,拍这部影片的初衷并非想证明自己有深度,或是纪念个人的青春,而是为了献给所有的观众,献给所有经历过青春、渴望青春的人。
据悉,该片将于4月26日全国公映。
爱了/笑了/哭了/痛了
三位女作家与赵薇隔空对话《致青春》
这就是青春
根据女作家辛夷坞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最大的亮点是“小燕子”赵薇首当导演之作,很多书迷担心赵薇会不会毁了一部好书?昨日,“大河电影口碑榜”特邀乔叶、鱼禾、碎碎三位河南女作家为《致青春》把脉会诊,三人公认这是一部佳作,赵薇用自己的风格在120分钟之内讲述了一个庄重的青春故事。《致青春》将于4月26日在河南奥斯卡电影院线旗下各大影院公映。
“郑微”是赵薇的化身?
看完电影,影迷普遍感觉女主角郑微就是小燕子的化身,碎碎说:“郑微充满了小燕子赵薇式的疯癫、可爱、胡搞,但后半部分又特别庄重和文艺。即使庄重文艺,也是赵薇式的,我喜欢赵薇这种本色做人,敢于暴露自己,将电影作品深深打上个人烙印的风格。”
●赵薇自白:郑微并不像我,就像小燕子也并不像我,只是在有共鸣之处去诠释她。我相信许多女孩子看了郑微之后都会觉得有共鸣——每个女生初次接触到爱情,对男生发生化学反应以后那种勇敢和无顾忌的袒露和追求,这种情绪是所有人都有的,这是青春期的特质,我也有。
这是一部青春群像电影
最值得肯定的是赵薇用符号化的细节描摹出强烈的时代感,对上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活高保真还原。在宿舍用电炉煮东西、宿舍管理员看《新白娘子传奇》、文艺表演唱《红日》,还有回力鞋、“郭富城头”、任天堂红白机……让人可以在电影里找回很多青春的回忆。鱼禾认为:“片中的细节处理和情节交代能唤醒每个人的青春记忆。所有叙事文本对青春的陈述总拿爱情当主线,但除了爱情,赵薇拍出了年轻人的人生想象,对青春的回首张望,以及怀旧、失望、遗憾之感,很能引起共鸣。”乔叶评价《致青春》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互补:“《那些年》里是男追女,这次是女追男,赵薇让我们看到青春也是有功利和世俗的,片中社会性、残酷性、深刻性兼有,爱情文艺片终于可以不小清新了。”
●赵薇自白:《致青春》是我拍我们大陆人一个阶段青春史的故事,这是一部为所有大陆观众拍的电影,青春人人都经过,都走过,都感受过,希望我的这部电影能够唤起你对青春的感觉。
片尾只保留了青春的伤
在原著中,郑微和林静结婚,还有了宝宝,但片中陈孝正、郑微、林静三人最终擦肩而过,青春最终被用来怀念。对于这种开放式结尾的改编,三位作家均表示改得相当好,乔叶说:“这样才能揭示青春的残酷和美,而且开放式的结局更能引发观众的想象力。”
●赵薇自白:电影与小说差别还是挺大的,如果照本宣科拍下来,阅读的感受跟看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人物的故事作了很多的改变和调整,应该说它会像一部新的电影,但精神是一致的,就是致敬终将逝去的青春,加了一些不同的感悟。
片中哪段戏印象最深?
乔叶:郑微在学校文艺汇演上上台唱《红日》那段,我很喜欢她那种“二劲儿”。
鱼禾:片尾,张开出现在阮莞墓前,放下一束“满天星”,那一刻我流泪了。
碎碎:郑微对陈孝正飞快地数数:“一、二、三、四五六七……”表现了一个女孩子不顾一切去追求爱情的执拗和调皮。
●赵薇自白:追通知单的戏,那条巷子是古建筑,文化遗产,那天至少有5000个热心观众,我们没办法拍了,都不知道怎么拍完的。
裙角在阳光下飞扬 露出青春的底裤

其实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郑微初遇陈孝正,拌嘴之下郑微怒不可遏,被老张拽住还要打,慌忙之中露出裙下的底裤。《致青春》正好揭示了青春的底裤——残酷,怀念。
看过两遍《致青春》,一次是在北京的全国媒体首映会上,事先看过小说,自始至终我都在掐表,青春的部分太多,会不会对小说后半部分压缩太多,因而匆匆略过,凌乱不堪?看片后,大多数看过书的媒体同行都有此感受,小说后半部分拍得太仓促,既然要着力表现青春,不如干脆就让电影在毕业那一刻戛然而止。
昨天第二遍看,发现了不少细节,感觉此前想法是愚蠢的,如果没有阮莞飞蛾扑火般的爱情,没有老张甘为配角的爱情理念,没有林静走出童年阴影的补充,就无从谈及怀念,所有的所谓青春残酷都是海市蜃楼,如今青春投射到现实中,一切都陡然立体起来,甚至那个开放式的结局都令人着迷,精妙地把握了观众心理,相比于林静和郑微结婚,观众最爱的还是猜郑微到底跟谁在一起了。
回到“底裤”这个话题,此前众多小清新爱情片都极力展示型男靓女的白衣飘飘,但现实是冷酷的,校园爱情也可以掺杂着现实和功利,黎维娟可以为前途和男友分手、陈孝正愿意放弃郑微去美国,愿意用婚姻换绿卡、阮莞选择婚姻放弃爱情,甚至许开阳和曾毓的婚姻看起来都那么门当户对、顺理成章……赵薇毫不掩饰地将此一一呈现,这些就是青春的底裤,小清新将之舍弃,却是生活的必需。
《致青春》原作是一部“暖伤”小说,但赵薇只保留了青春的伤,有意无意地放弃其中的暖,但这就是真实的青春,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