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可喜的成绩单
1月12日,记者从省动漫产业协会了解到:2011年,我省电视动画片产量首次突破1万分钟。
突破1万分钟是份可喜的成绩单:它意味着,在区域竞争格局中,河南占据着中西部地区的翘楚地位。据2011年11月30日中国动漫年会统计,中部六省中位次靠前的安徽、湖南电视动画片产量分别为6349分钟和3890分钟。
它还意味着,在新兴产业发展中,我省动漫产业实现了大步跨越。近5年来,我省电视动画片产量由年产400来分钟跃升到突破1万分钟,足足增长了25倍。
记者同时了解到,我省动漫产业依然没有进入第一方阵。在国内, 2011年国产动画的产量达到26万分钟,位居前四的省份占据半壁河山,河南产量虽然位居前十,但所占比例不大;从质量看,在国家广电总局推荐播出的优秀剧作中,我省电视动画片的数量未能同步进入前十。
量变之后期待质变
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省,包括动漫在内的整个文化产业,从对经济的贡献看,占GDP的比重只有3%多一点,还没有成为支柱产业;从消费需求看,电视动画片1万分钟的播出时长摊到全省3000万名青少年身上,意味着每3000人才拥有可怜的1分钟!
如何进一步“缩短”河南动漫产业与先进地区的差距?
省动漫产业协会会长张国晓说,近年来,在政策的强力扶持下,国家动漫产业(河南)基地投资2000万元,建成了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技术装备水平已臻一流,河南动漫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在于产业和产品的质量。
张国晓认为,在产业化程度和产业链的完整性上,在玩具、文具、服装等小商品、消费品等领域,河南动漫的品牌效应以及衍生品增值效应没有得到长足显现;在“讲故事的水平”上,河南的原创能力和队伍建设,还远远满足不了产业发展与市场竞争的需求。因此,在产量突破1万分钟以后,河南动漫的成长空间依然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