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说起“少林海宝”等一些列的动漫产品,众人皆知为河南造。可是10年之前,郑州的动漫企业只有3家。4年前,河南的动漫产业也名不见经传,无人知晓。近年来,动漫行业在政府部门的鼎力扶持下,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
有人说河南动漫正蓄势待发,也有人说,做动漫的人眼光独到,其实追根究底,哪一个成功者,不是乘上了“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东风?
从行业月刊到产业“航母” 老牌“动漫人”越活越年轻
说起中国动漫业,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漫画月刊》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作为中国第一本漫画刊物,其创刊于1985年。
如今,这位老牌“动漫人”已由《漫画月刊》“一条腿”走路,发展成为集月刊发行、动画制作、动漫培训、中原动漫嘉年华等“多条腿”走路的大河影视动漫传媒有限公司。企业资产,由当初的3万元发展到1100多万元,年收入1070万元。
《漫画月刊》总编辑、大河影视动漫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师东说:这全要仰仗文化产业的东风,我们搞起了多种经营!
“尤其是十七届六中全会后,整个行业迎来了春天!”师东说,以前政府支持房地产、汽车、互联网等产业,现在终于轮到了文化产业。
借文化东风,搞多元经营
2004年,随着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首批文化改革试点单位,《漫画月刊》开始改制,并走上多元化经营之路。
多年来,大河影视动漫传媒有限公司先后制作影视、动画作品5部,占全省动画总产量的15%。其中,动画片《少林海宝》曾在央视两次播出,并出口到欧美、非洲以及东南亚等地区十几个国家。
2010年,公司又成立了培养高端影视动漫、艺术设计人才的专业培训机构——大河影视动漫传媒培训中心。去年,他们联合省文化厅、郑州市委宣传部,举办“2011中原动漫嘉年华”活动,打造中原动漫品牌。
2011年10月,省长郭庚茂还专程赴郑州高新区国家动漫基地(河南基地)调研,观看了26集反映农民工题材的公益动画片《俺的铁蛋俺的娃》,参观了集团正在制作的动画片《红旗渠畔好少年》,并对这两部片子的选题给予高度评价。
欲打造全产业链动漫城
不过在师东看来,河南目前动漫产业的发展还远远不够。据他透露,报业集团已经确立了“由漫而动、以动带漫、动漫结合、协调发展”的发展思路,意欲打造一个以创意为核心、以传媒为载体、以动漫画为手段的组织创意、生产创意、销售创意的文化业态。
“集团正在紧锣密鼓筹备多个项目,其中一个就是大河动漫城。”大河动漫城将建在汴西新区,除了整合资源外,还将打造集出版印刷、动画影视拍摄、衍生品开发、人才培养等为一体的产业平台。
从“出走北上广”到扎堆河南 从无人知晓到发展壮大
说起“少林海宝”、“铁蛋”、“二兔”这些豫籍卡通形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短短几年间,我省就已拥有动漫企业90多家,产量位居中部六省第一、全国第八。
可10年前,郑州的动漫企业只有3家;4年前,如果想从外面请个高手来郑州做卡通,人家会以轻蔑的口气问:“郑州也有动漫公司吗?”
这就是河南麦草动漫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黄涛创业第一年的真实经历。
2008年,风投公司开始介入文化领域。那时,黄涛还只是一个关注商业动态的财经记者,但是,他从中发现了商机,开始转行投入动漫产业,成为著名动漫形象“二兔”的缔造者。
时至今日,黄涛的麦草动漫已经熬过了4年的创业期,进入盈利阶段。
黄涛说,在他创业初期,“动漫人才争着去北京、上海、浙江、广州,现在更多河南人,甚至不是河南人,都跑到这来创业、开公司。”
黄涛说,据他了解,这两年来河南开分店或创业的不在少数,至少有近30家动漫企业是外地人注册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回流”现象?黄涛说,主要是因为河南的扶持条件优厚。
据了解,郑州市每年拿出5000万元扶持动漫企业,省里是1000万元,还有各种房租、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支持力度也非常大。
从单兵作战到“抱团”发展 河南动漫更应形成合力
用师东的话来说,目前河南动漫产业正蓄势待发。为了做大做强这一产业,郑州市动漫行业协会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发展理念——打造中原动漫的高速路网。
作为该协会会长,师东解释说,在面对全国甚至全世界这个市场时,我们还是需要抱团发展。“比如,你有创意,我有人才,他有销售渠道,我们就可以构建一个网络,打造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突出整个河南在全国的竞争力。”
而在他看来,这两年,河南动漫产业的名声已经打出去,目前最需要的就是静下心来练内功。“毕竟,我们知名的,能跟喜羊羊相媲美的动漫形象还太少。”
“政府似乎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黄涛说,这两天,省市文化主管部门正在让各个动漫企业填一个表格,听说是想筛选有潜力的动漫品牌,进行扶持。
相关报道
中原文化成为动漫“宝藏”
《河南“三平”精神》《乡土童年红旗渠》《少林海宝》《太昊伏羲》等反映中原人文精神的动漫影视作品大量涌现
6月13日,从国家动漫产业(郑州)基地传出消息,该基地出品的《河南“三平”精神》动画片已制作完成,这个月将在郑州电视台首播。
记者还了解到,在我省,《乡土童年红旗渠》、《少林海宝》、《俺的铁蛋俺的娃》、《太昊伏羲》、《盘古开天》、《太极魂》等更多挖掘中原历史文化、反映中原人文精神的动漫影视作品有的已经推出,有的近期将陆续推出。一大批特色鲜明的动漫作品将奉献给广大青少年。
中原文化是取之不竭的“富矿”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河南省漫画时代传媒有限公司推出了动画片《乡土童年红旗渠》、《少林海宝》、《俺的铁蛋俺的娃》,其中,《乡土童年红旗渠》以上世纪60年代林州人民修建红旗渠的历史壮举为背景,描述当地少年接受上辈教育、充满理想的有趣生活,《少林海宝》讲述海宝和大河小子到少林寺拜师学武,打败邪恶势力的故事,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优秀国产动画片;河南天乐动画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创作的《太昊伏羲》,反映人文始祖伏羲以淮阳为中心地的历史传说;华冠动漫(郑州)创意有限公司创作的《盘古开天》,发掘的是发生在桐柏县的神话故事。
郑州市动漫行业协会会长、河南省漫画时代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师东说,中原地区辉煌厚重的历史文化是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这是河南动漫界特有的“幸运”。
让青少年喜闻乐见是目标
谈到《太昊伏羲》的创新点,天乐动画的负责人王延东说,对伏羲的历史传说进行动漫创作并再现于荧屏,在全国还是首次。以动画这一直白的表现手法,将伏羲传说中的女娲造人、画八卦、结网罟、取火种等故事直观地表现出来,可以让广大青少年更多地了解人文始祖的历史贡献。
关于《乡土童年红旗渠》的着力点,制作方介绍说,作品以开挖红旗渠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为背景,多方面体现“上一代”儿童的童年、童真、童趣,非常适合青少年观众。
我省动漫界人士认为,怎样充分体现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让动漫作品更受青少年的欢迎,是大家追求的目标。
我省动漫产业正在蓬勃发展
据师东介绍,一位美国人曾向央视动漫公司总经理王英炫耀美国人如何在荒凉之地创建“赌城”拉斯维加斯的奇迹,王英回应说,中国人修建的“人造天河”红旗渠惠及民生,这才是真正的奇迹。
师东表示,中原文化和中原人文精神令我们充满自信,我们要把传承历史文明和中原人文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的重点工程。
师东说,为了做大做强我省的动漫产业,我们正在打造中原动漫的高速路网,形成合力,抱团发展。“比如,你有创意,我有人才,他有销售渠道,我们就可以构建一个网络,打造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增强整个河南动漫在全国的竞争力。”
业内人士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今年4月份到国家动漫产业(郑州)基地调研时强调,“河南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你们要好好挖掘、充分利用,为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我省动漫界正在全力打造更多的精品力作,动漫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国家动漫产业(郑州)基地已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动漫产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