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戏曲事业发展和戏迷朋友厚爱,我们宁愿伤筋动骨,也要脱胎换骨;白天流汗水(苦练),晚上流泪水(累啊);汗水比泪水更有价值,行动比语言更有力量;苦练有奔头,苦熬没有头……”刚刚完成“中国戏曲梅花奖”评委工作赶回郑州的李树建,于5月23日在李树建艺术中心召开的“讲好黄河故事 传承忠孝节义”新编大型历史豫剧《义薄云天》全省巡演媒体见面会上妙语连珠。
全省巡演 庆建党百年华诞
李树建的“中华美德四部曲”。即《程婴救孤》《清风亭上》《苏武牧羊》《义薄云天》,构成了“忠孝节义”的完整体系。
新编大型历史豫剧《义薄云天》由河南省豫剧二团倾力打造,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运营推广。
河南省豫剧院院长、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李树建担纲主演,陈涌泉编剧,丁建英、常文清执导,赵国安作曲,李宏权配器指挥。李树建、丁建英、常文清、赵国安与河南豫剧院二团领导班子丁建英、钟军强、宋纳新,以及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李志远、张建萍等出席见面会,并现场分享了排演该戏时各自精神感受和艺术感悟。著名戏曲主持人月阳主持活动。
“忠心贯日月,义气博云天”。凝聚在关羽身上而为万世所共仰的“仁、义、礼、智、信、忠、勇”,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渗透着儒学的春秋精义,豫剧《义薄云天》全剧紧扣一个‘义’字,突出一个‘情’字,把关羽一生的重要事件有机串联起来,写出了一个有情有义、极具家国情怀的关公形象。该剧自推出以来已经巡演了 15 场,分别走进了北京国家大剧院,深圳保利大剧院……等多个城市,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和赞扬。在举国欢庆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之际,豫剧《义薄云天》开启全省巡演,首场演出将在鹤壁进行。
好戏是磨出来的 需千锤百炼
见面会气氛活跃。说起该剧排练台前幕后的故事,大家亦说亦唱亦演,亦真亦正亦谐,现场欢笑声不断。
“一个人终止了学习,就终止了一切,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李树建谈起该剧历经两年的艰难排练和演出,百感交集。他表示,以自己近60岁的衰派老生行当去挑战红生关羽,演好妇孺皆知“武圣人”,要融武生勇猛威武的气派、老生稳健凝重的风度、花脸刚健的工架为一体,且文武双工,何其难也!“好戏是磨出来的,需要千锤百炼。”他笑称自己饰演关公开始难以入戏,直到演出第11场时才渐入佳境,较准确地把握住了关羽的精神气质。“接下来的几十场全省巡演,我相信这出戏会打磨得更好。”
守正创新 讲好黄河故事
守正创新是该剧的一大亮点。丁建英称该剧有“6大”,即题材宏大、剧本容量大、音乐创作量大、舞美呈现气魄大、演员阵容强大、乐队实力强大。次全省巡演人员会稍减,但阵容不会减。“之前的关公戏很多,但往往是截取关羽事迹的一个片段,极少有展示关公一生的剧目。《义薄云天》则从桃园结义到镇守荆州,从威震华夏到败走麦城,以史诗的笔法展现了关羽波澜壮阔的一生。”“除了李树建对关公的成功塑造,年轻演员的表演也都可圈可点。曹操扮演者高红旗赤壁战败后的三声大笑、马童扮演者梁灯昆翻滚腾跃的系列动作、甘夫人扮演者李向峰的惊艳嗓音,乃至两位老兵的科白,显示了豫剧的传承有序。”
李志远、张建萍表示,该剧不仅展现了关公戏的艺术魅力,更在新时代焕发出独特的价值与内涵,为提升当代观众的思想修养和道德水平提供了精神资源。“中华民族赖以薪火相传、不断丰富的精神基因——爱国主义的弘扬,是亿万国人心之所系、情之所归的坚定信仰,也是传统戏曲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力量源泉,传承忠孝义节中华美德、讲好黄河故事,我们责无旁贷。”
见面会上另悉,荣获国家”百年百部经典”的《程婴救孤》5月25日将在河南人民大会堂演出,其中李树建练了一、两万遍的经典唱段《十六年》将再次与戏迷朋友“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