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阳地铁变身移动博物馆
踏入地铁车厢的瞬间,仿佛跨入时空隧道。脚下是延伸三千年的时间轴线,“龙门二十品”碑刻书法在流动的光影中舒展——这不是博物馆的特别展厅,而是今年8月上线的洛阳地铁博物馆主题专列。
-
郑州的这个“文化夏天”有点忙
展览多、研学活动多、观众多,郑州文博场馆暑期化身“郑三多”;盛夏酷暑博物馆成为热闹的“避暑胜地”,超31.3万名各地观众接连到访郑州博物馆、大河村遗址博物馆近两月接待观众16.1万人次、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暑期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暑假收官,郑州文博也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文化答卷:各文博单位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清凉一夏”活动,成功将文化遗产转化为可感、可触、可参与的文化养分;各大文博场馆依托自身优势,以科技赋能、教育深化、国际传播为抓手,不仅实现了客流与口碑的双丰收,更在实践层面深度回应了“让文物活起来”的时代命题。
-
文脉赓续 传以新声——2025微博文化之夜见闻
8月25日晚,郑东新区如意湖畔,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流光溢彩,国内文化名人、业界学者、文体明星、“中国四大石窟”研究院代表以及来自多领域的优秀创作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2025微博文化之夜盛典璀璨绽放。
-
探访洛阳古墓博物馆——小众博物馆成热门打卡地
“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来到河南洛阳城北的邙山,脚下是厚实的黄土,极目远眺,山岭起伏,视野开阔。千百年来,这里墓冢叠压,是古人心中理想的归宿
-
河南4部剧(节)目入选第十八届文华剧目奖、文华节目奖终评提名名单
8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公布了第十八届文华剧目奖、文华节目奖拟进入终评提名名单。其中,河南4部剧(节)目入选,分别是: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出品的曲剧《鲁镇》、曲剧小戏《七夕》,郑州歌舞艺术中心(郑州歌舞剧院)出品的群舞《唐宫夜宴》,河南省杂技集团有限公司出品的杂技《长空啸·浪桥飞人》。
-
河南,曾是“象”往的乐园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让我们一起走进博物馆,看河南与大象的奇妙缘分,共同守护“象”往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