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年,绵延700年的马街书会根据疫情防控而闭会。然而,2021年马街书会却别样精彩。从“田间地头”到“网络云端”演绎了中华曲艺的多姿多彩,古老的马街书会依然焕发活力。
马街书会,俗谓“十三马街会”,是全国民间曲艺的盛会,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农历正月十一到正月十三为书会的会期,十三为书会正日,在河南省宝丰县城南10华里以外的马街村举行。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说书艺人负鼓携琴,汇集于此,说书亮艺,坠子、道情、曲子、琴书等曲种应有尽有,规模壮观,形成全国民间艺术的奇伟景观。
继去年开始,马街书会今年因疫情防控依然管控。闭会不闭网,今年为了让全国观众和曲艺爱好者“赶”马街书会,宝丰县文广旅局群策群力、积极探索,充分发挥资源、人才、平台等优势,从春节前腊月十六开始,通过局微信公众号发布举办2021年线上马街书会及春节系列文化活动的公告。
为让更多人知晓线上活动信息,县文化部门积极联系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以及宝丰生活网等发布通知,并利用微信群、朋友圈、视频号、抖音等方式,多渠道开展宣传推介。同时,借助媒体的力量,将系列活动各场次演出的具体上线时间、演出时长和观看平台进行详细推介。
经典文艺作品是时代的精神写照。此次网上展播前期共收到节目217个,涵盖81个曲种,为历届报送数量之最。经专家遴选,本届共有75个融汇南北、丰富多彩的曲艺节目亮相云端,集中展示曲艺工作者聚焦幸福生活、脱贫攻坚、建党伟业、抗疫故事等现实题材创作演出的丰硕成果。
宝丰县说唱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管委会每年都为马街书会录像,如今正在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剪辑,有些还进行了补录。“我们充分考虑现代观众的喜好,推出一系列更有趣、更别样的线上展示,让更多人看到马街书会、迷上马街书会,来年来赶马街书会!”工作人员说。
“截至目前,通过网络平台推送的各类曲艺节目点击量已达数百万人次,实际参与书会的民间艺人和观众有望突破以往规模。”宝丰县文广旅局局长张玲玲说,“传承700余年的马街书会没有因为疫情而断线,真正成了永不落幕的马街书会。”
“一天能看千台戏,三天可读万卷书”。始于元朝延祐年间,至今700余年间,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全国各地的民间说唱艺人负鼓携琴来到马街,在青青麦田里说书会友,尽展才艺。数以万计的观众也慕名而至,摩肩擦踵,陶醉其间。
“口传心授、言传身教”,师傅带徒弟是培养戏曲等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有效方式。2月23日上午,农历正月十二,在宝丰县马街书会民俗园北侧刘兰芳艺术馆内,举行了马街书会收徒拜师仪式。
收徒拜师是马街书会系列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因疫情防控需要,今年该活动以视频录制形式线上展播。与往年收徒拜师的热闹不同,今年拜师现场虽隆重却异常冷清,仅有师徒及媒体记者等工作人员在场。当天,宝丰县墨派大调曲子传承人冯合水、河南坠子传承人李运德、快板书传承人牛艳萍共收到11名新徒,他们年龄最小的10岁最大的66岁。
“我非常喜欢快板书,从四岁就开始学习。向牛艳萍老师学艺,她总是一遍遍、手把手教,直到教会我。拜师后,我更要用心学,天天练,学好学精!”10岁的宋兆润说。
墨派大调曲词高雅,调门粗算也有一百多个,非常难学。“以前条件差没有录音机,我师傅苏尊五非常用心一句句一遍遍的教会我。”今年80岁的冯合水,从15岁起开始学习墨派大调,如今从艺65年的他回忆起师傅的传授感慨万千,“这么好的东西不能失传,我也要像师傅一样把肚子里的绝活儿,毫无保留的交给徒弟,让他们把墨派大调更好地传承下去!”。
收徒拜师是马街书会的系列活动之一,今年也以视频录制形式线上展播。此外,宝丰县还举办有“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马街书会书状元评选、第三届长篇大书擂台赛等线上活动,将为群众奉上接连不断的文化盛宴。
本次线上书状元评选从阴历腊月十七发出通知到正月初六截止,共收到来自全国10余个省份报送的参评视频作品126个(段),涉及曲种15个。2月22日,经过初评、复评、终评,来自石家庄市曲艺家协会的翟立欣夺得线上2021年马街书会“书状元”称号。
此次获得线上2021年马街书会“书状元”的翟立欣,是河北省石家庄晋州人,西河大鼓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她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善于广采博取,吸收各派唱法,结合自己嗓音的特点,逐渐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她的基本功扎实,唱白清晰流畅,刚劲有力,表演大方,在演唱中板式多变,句式不重,既能以刻画人物的粗犷豪放见长,也能揭示细腻复杂的人物感情。她还擅长长篇大书的演唱,曾在2004年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第二届空中书擂荣获金奖。
飞过千山万水,巧手拨动琴弦,艺人们通过网上报名和提供参评节目视频资料参加评选。书状元评选活动是马街书会系列活动的重要活动之一。自线上活动公告发布之日起,县文广旅局工作人员就在争分夺秒通知全国各地艺人,积极参加线上评选活动。
自1月29日通知发布到2月17日截止,短短20天时间里,共收到参评曲种15个、作品126个,涵盖天津、辽宁、安徽、河南等11个省(直辖市),网络点击量突破200万。
为保障活动顺利进行,严格评选标准,县文广旅局积极联系中国曲艺家协会、河南省曲艺家协会指导,特邀省曲协专家来到宝丰参与复评、终评,最终评选河北省西河大鼓艺人翟立欣为“书状元”。
在“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中,宝丰魔术、高腿曲子戏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通过抖音、快手、微博等平台纷纷亮相,活动以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分别从艺人接待、书状元、美食等方面记录和展示马街书会丰富的文化内涵,一经播出迅速在网络走红,宝丰元素成为网民新宠。】平顶山市宝丰县马街书会,俗称“马街十三会”,是全国民间曲艺艺人的盛会,距今有700多年的历史。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在宝丰县马街村东的麦田里,来自全国各地的成百上千名曲艺艺人三五结伴,或坐车或步行,负鼓携琴,汇聚于此,扎下摊子,打响简板,拉起琴弦,以天作幕,以地为台,亮艺说书。期间,周围远近百里的村民,也身着新装,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络绎不绝前来赶会,听书、写书,尽情享受书会带来的欢乐。书会上,民间杂耍,美食小吃,放风筝,吹糖人,豫西非遗项目展示竞艺,各类摊位不计其数,琳琅满目,热闹非常。鸟瞰书会会场,方圆几里都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欢声笑语。
马街书会,一场田野上的“草根艺人盛宴”,全国各地说唱艺人的"精神家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曲艺文化的“活化石”。在这里,一天能看千台戏,三天胜读万卷书,悠扬的琴声、铿锵的鼓声、清脆的板声和艺人们的激情说唱声,汇聚成马街书会最具特色和底蕴的一道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