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宁波余姚市的各类公共文化场所添置的“神器”——艺术普及资源宝、一体机、户外机、迷你唱吧,获得群众点赞。内置了宁波市“一人一艺”云平台的资源宝,宛若市民身边的“文化加油站”,只要连上资源宝的WiFi,就能在手机上欣赏海量视听资源。走进完全隔音的迷你唱吧,扫描二维码,用户即可任意选择戏曲、儿歌、流行歌曲等丰富音乐资源,放声歌唱。
进入新时代,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渴望获得更加丰富、有质量的文化生活。公共文化服务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需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加大力度。2016年8月,宁波启动“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通过整合资源方便群众就近学习艺术知识、鉴赏艺术成果、掌握艺术技能。经过短短一年多在余姚的探索和实践,“一人一艺”已从一个陌生的口号演变为提升甬城百姓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标志,并将于2018年在宁波全市推广。
“4+2”实现“一人一艺”
在全民艺术普及工程启动之初,宁波设定了一个总目标:到2020年,实现全市艺术普及人口综合参与率达到80%以上。这意味着宁波全市80%的常住人口,每人至少能认知或掌握一个艺术门类技能。
如何实现目标?工作由谁来组织开展?如何开展?怎么普及?宁波逐渐探索出一条以人民为中心、政府为主导、各级文化馆(站)为核心、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全民艺术普及实现路径。
为保障相关工作顺利开展,宁波市制定了《宁波市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全民艺术普及的实施办法》《宁波市艺术普及培训机构评级与扶持办法》《“一人一艺”社会联盟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建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对人、财、物的保障,并将“一人一艺”列为宁波“十三五”期间打造的民生实事重点工程。同时,对于该工作中的每项任务,宁波制定了详细的说明和实施方法,旨在使百姓能够均等享受符合自己需求的菜单式公共文化服务。
为了深入、持久、广泛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宁波市文化馆率先进行服务转型,把全民艺术普及作为全市文化馆(站)的核心业务。宁波各级文化馆(站)也迅速将全民艺术普及作为工作重点。“宁波市文化馆高度聚焦全民艺术普及,解决了过去功能定位不够明确、目标任务不够聚焦的问题,体现了文化馆的核心使命、核心功能在新时代的转型。”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国新说。
在李国新看来,宁波全民艺术普及工程的一大亮点是提出了“4+2”的内容体系,为我国全民艺术普及工作铺开探索了内容体系的框架和基础。所谓“4+2”,即全民艺术知识普及、欣赏普及、技能普及和活动普及4个主要任务,外加中小学生、特殊群体两个专项任务。
艺术联盟构筑全民艺术普及生态圈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是宁波的另一个创举。这一举措极大扩大了宁波地区社会艺术培训的需求总量,为社会文化机构、艺术团体、群众文艺团队、社会培训机构和公民个人等社会力量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条件。
在“一人一艺”的整体框架下,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老年大学、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机构是艺术普及工作的实施主体,学校、文化类企业、文化类社会组织或个人是工作开展的重要补充。“一方面是市民对文化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是现有文化艺术机构接纳量、受益面远未饱和。‘一人一艺’的出发点就是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有效对接供需两端。”宁波市文化馆馆长林红说,宁波将资质好、水准高的文化艺术机构组建成“一人一艺”社会艺术联盟,为其提供场地、资金、政策扶持,同时根据服务实效发放奖励、补贴,或作为下一轮政府采购的依据,由此实现以较少财政投入撬动海量闲置文化艺术资源的效果。
对此,宁波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杨劲表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民艺术普及工作,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带动了社会艺术培训和文化消费双发展。”据统计,从2016年8月第一批社会艺术培训联盟成立至今,宁波“一人一艺”联盟机构数已达104家,为宁波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云平台探索“互联网+全民艺术普及”
推动全民艺术普及的关键点是以人民为中心,提升百姓文化生活水平。在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和嵌入人民群众生活的当下,“互联网+全民艺术普及”的理念在宁波被很好地落实和发扬。
今年6月,集文艺培训、艺术鉴赏、文艺活动信息、文化场馆预约、在线学习、预约演出于一体的“一人一艺”云平台正式上线。在云平台上,宁波各级文化馆的专业艺术干部、业余文艺团队骨干成员和社会联盟机构的优秀艺术师资在线接受预约和咨询培训服务,100多个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场地免费接受群众网络预约和使用,3万多分钟的各类艺术培训视频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跟着老师学艺术。该平台还实现了与电脑端、手机端、数字化设备等多种终端的无缝对接。据统计,“一人一艺”云平台上线至今,累计总访问量达580万次,各终端用户累计达10万人次,开展线上活动数百场,上线数千集艺术培训数字资源,在线培训群众超过5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由宁波自主研发制作并在线上大规模开放的艺术培训课程——“艺术名家慕课”(MOOC)作为新的艺术普及资源类型也可以通过云平台点播。这些生动活沷的艺术培训短视频还通过宁波电视台、地铁、微信平台等多渠道服务当地市民。
“宁波以前瞻的思考、多维的角度、体系化的设计,全方位体现了‘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势。从平台运维到服务供给,从资源建设到管理应用,从大数据分析到综合调度,既实现了国家优质资源的宁波落地服务,又解决了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高等问题,为全国公共文化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和样板。”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罗云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