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繁花似锦的文化气象,怎不令人喝彩!
凭的什么?文化!莫高窟——中国古老文明的坐标,吸引着中外游客纷至沓来,触摸其前世今生。于是,月上中天,鸣沙山上人山人海,伴着朔风品味着大西北独有的浪漫。王维当年咏叹“西出阳关无故人”,而今“西出阳关全是人”!
-
百载共守护 一城尽风华——写在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之际
首都北京,绵延7个世纪的中轴线中心处,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故宫,将迎来历史性的日子。
-
河源石能言 文明迹可见
9月15日,国家文物局召开发布会,介绍青海省玛多县尕日塘秦刻石调查研究有关情况。这是我国目前已知唯一存于原址且海拔最高的秦代刻石,具有重要的历史
-
我国再添四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
聆听文明延续的当代故事——我国四大石窟的保护与传承
如何守护和留住敦煌的飞天神韵、云冈的皇家气度、麦积山的泥塑绝唱、龙门的盛世风华?近年来,从抢救性保护到预防性保护,从传统修复技艺到数字化永久存档,中国石窟寺保护正迈向更科学、更精细的新阶段。
-
上海博物馆的“超级不眠夜”
8月16日零点,上海。城市已渐渐安静,上海博物馆(以下简称“上博”)人民广场馆南门广场,进馆队伍却越来越长。有人从外地赶来,拖着行李箱,跟随队伍向馆内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