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甲骨游世界

“走出去的安阳”

观众仔细参观展品。中国文字博物馆提供

观众展示甲骨文“福”字。中国文字博物馆提供

观众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行的“字里行间——汉字中的文明密码”展览上体验汉字展示和互动项目。中国文字博物馆提供

“中华文明极富魅力。”5月22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国际儒学联合会、安阳市人民政府、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和中国文字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字里行间——汉字中的文明密码”展览,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拉开帷幕。凭借丰富多彩的展品和活动,该展赢得了当地人的广泛赞誉,他们说,安阳为法国送来了一场令人惊叹的文字盛宴。

这又是一场汉字文明走出去,展示文化自信的交流。

展览以法国人熟知的“小王子”人物形象为线索,讲述一名殷商小王子的成长故事,通过十个版块串连起近百个汉字从甲骨文到简体字的演变过程,故事情节涉及占卜、天文、骑射、狩猎、农耕及技术发展等中国古代先民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现场还展出甲骨文及青铜器的复制品,播放以甲骨文为灵感创作的动画,并设有汉字展示和互动项目,吸引大量法国民众体验、拍照。

“展览让法国人对中国文字和甲骨文的故乡——安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年过九旬的法兰西艺术院雕塑院士克洛德·阿贝耶告诉记者,他几十年来通过练习书法来了解中文,最喜欢的汉字是“中”。“汉字不仅是传达信息与观点的工具,更是中国人独特思想与哲学的载体。了解汉字的深层意义,对法国人而言是一次丰富思想的机会。”阿贝耶说。

前来观展的巴黎退休医生德尼说,他平时喜欢练习气功,也十分欣赏道家哲学,但与法语字母截然不同的汉字总让他“望而生畏”。通过展览,他了解了汉字的逻辑性与生动性,未来有兴趣借助讲解甲骨文的书籍学习中文。

“我认为此次展览的立意非常好,我们对中国文字不是非常了解,认为它非常复杂,但通过这个展览,我们发现中国文字没有印象中的复杂,当回溯这些文字的起源时,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它们的演变过程,字义也变得一目了然,以这样的形式来了解汉字非常有趣。”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中国事务代表迪埃·贝奈姆(DidierBernheim)说。

在国际交流方面,古都安阳堪称“文化大使”。2023年10月19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河南省政府主办的2023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开幕,来自40余个国家的380余名嘉宾出席大会开幕式,100余件套以汉字为主题的创意设计作品,展现了汉字的永恒魅力,成为国内外学者嘉宾关注的焦点。

安阳还把商文明与世界相连。2023年2月,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安阳——中国古代王城”特展,展出两百多件安阳出土的铜器、玉器、陶器、骨器、甲骨等文物,向观众展示同期世界文明中青铜铸造顶峰期的辉煌;今年5月16日至18日,美国国家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ChaseRobinson一行从美国专程来到安阳,与殷墟博物馆开展馆际交流。

“5月1日,历时一年零两个月的‘安阳——中国古代王城’展览落下帷幕,时隔半月,我们来到安阳,看到殷墟博物馆拥有一流的设施、非凡的藏品,并且讲述了精彩的故事,这是一次令人震撼的经历。”ChaseRobinson在参观完殷墟博物馆后表示,希望与中国同行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打破地域限制,探索开展联合展览、研究交流、人员互派等合作项目,增强公众对商文明的理解,让伟大商文明得到更好传播。

以前,“走出去”可能只需一张机票;但现在,安阳人正把所拥有的文化资源,创新锻造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城市间的文化对话既是加强国家交往的具体举措,也是促进共同发展、人类和平的有效路径。”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宁红亮说,“‘走出去’办展,更坚定了我们持续讲好汉字故事的决心和更大力度传播中华文化的信心。”

“安阳将持续聚焦甲骨文这一独特的文化标识,坚持以汉字为媒讲好中国故事,以文化为纽带连通世界,推动甲骨文和商文明国际文化交流传播,努力增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打造核心引擎。”安阳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