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2024“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全球旅行商大会系列活动——少林寺万人功夫展演现场,气氛热烈,高潮迭起。记者 聂冬晗 摄
把世界旅行者请进来,让河南文化走出去。6月17日,2024“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全球旅行商大会在郑州召开。来自世界旅游联盟、亚太旅游协会、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等国际旅游组织与近3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旅游局、旅游企业、酒店、景区等约300名嘉宾参会,共话河南旅游国际化发展。
本次大会以发展国际入境旅游为主题,着力于将河南省建设成为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进一步推动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大力培育文旅旗舰劲旅,积极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搭建平台、凝聚力量。
大会上,开展了在国际旅游“郑当时”——共话入境旅游主旨演讲,发布了“大河相连·世界相通”黄河文化入境游主题和四款围绕河南的入境游产品,分别是“行走河南”郑汴洛入境游、“读懂中国”国际功夫文化入境游、“武青春”国际青少年研学游、“大河共鸣”黄河文化带入境游。
此外,国际旅游组织、20家国内外知名旅行商代表与郑州文旅体集团签订入境旅游战略合作协议;五名少林功夫国外青年爱好者与中国武术冠军一起启动了国际功夫文化交流活动。
激励政策是文旅产业的“加速器”。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入境游首站城市配套政策:对接待入境游的旅行社,每家企业每年奖励不超过10万元;对境外新兴客源市场的旅行社,根据贡献大小全年累计奖励不超过50万元;对入境游包机、专列,按照频次奖励地接旅行社……一揽子政策为积极开拓引客入豫、引客入郑的全球市场,打造郑州入境旅游首站城市提供了有效支撑。
据悉,会上还发布了《郑汴洛文旅发展共同体宣言》。郑州、开封、洛阳三市签署了合作协议,致力打造产品一体、交通一体、营销一体的区域综合文旅发展共同体。
未来,三地将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共同构建联动发展机制;共享资源,联动开发,共同打造区域文旅品牌;共谋共建,优势互补,共同激发文旅市场活力;人才互动,客源互送,共同扩大交流合作规模;环境共创,健康发展,共同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努力将郑汴洛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
河南省发布关于推动金融支持文旅产业发展的意见
为文旅产业注入金融活水
《意见》将充分调动银行、担保、信托、证券、保险等金融部门及金融机构积极性,增加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提升专业化和精细化程度,适应文旅产业进入全面加速期和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对金融支持的更高要求。
随着我省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越叫越响,文旅产业正成为拼经济、促消费的主力军,扩就业、惠民生的主战场和增税源、保财源的主渠道。
6月17日,在2024河南省文化旅游投融资大会上,我省发布《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金融支持文旅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延庆对《意见》进行政策解读。
李延庆介绍,《意见》针对目前文旅与金融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难点、痛点提出了7项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将充分调动银行、担保、信托、证券、保险等金融部门及金融机构积极性,增加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提升专业化和精细化程度,适应文旅产业进入全面加速期和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对金融支持的更高要求。
根据《意见》,将建立完善文旅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发布《文旅产业投资指导目录》、建立省文旅金融专家库,引导文旅企业与金融机构加强对接,构建以融资、融智、融商为主体的文旅产业金融生态,不断优化文旅产业投融资服务。
《意见》指出,要丰富特色金融产品。鼓励银行、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为文旅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推出符合文旅行业特点的信贷产品。逐步扩大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版权质押融资、股权质押贷款、融资租赁贷款等产品规模,探索“以税定信”“版权贷”“创意贷”等适合文旅企业的信贷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参与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文旅企业并购重组,同时实施龙头“腾飞行动”,针对发展前景好、有潜力的文旅企业推出专项金融产品。
《意见》要求,要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要提升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基金运营管理水平,构建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要鼓励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基金以市场化方式参与重大文旅项目、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等建设运营,积极开展中小微文旅企业股权投资;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财政出资设立文旅领域政府投资基金;要鼓励社会资本设立风险投资基金或创业投资基金,支持新业态文旅项目。
针对完善信贷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意见》建议,要引导保险机构在文化知识产权、动漫制作、影视作品拍摄等领域推出新型保险产品,发展艺术品、演艺、会展等领域文化产业责任险,探索建立艺术品鉴定评估交易风险分担机制。要鼓励担保机构对文旅企业提供融资担保,通过再担保、联合担保、担保与保险相结合等方式多渠道分散风险,探索设立文旅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意见》强调,要加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培育流转交易市场和主体,发展无形资产评估机构,为文旅企业著作权、商标、创意设计、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交易提供专业化服务;要探索文旅领域无形资产鉴定评估融资交易模式,研究制定专利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评估、质押、登记、托管、流转和变现管理办法。
在推进文旅领域金融创新方面,《意见》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推出金融支持文旅产业发展政策,推动文旅领域融资担保、融资租赁、小额贷款、投资基金、信托保险等金融业务发展;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建立适合文旅行业特点的信贷差异化考核机制、风险定价机制。
《意见》还对构建文旅企业信用信息体系作出要求,要逐步建立全省文旅企业信用信息体系,形成完善的文旅资产分类数据库,作为金融机构信贷审批参考。
(记者 郭歌 见习记者 张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