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焦作市民夜校求新求实受追捧

在河南焦作,“艺起来”市民夜校越来越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对象:开课秒杀、场场爆满,一场场夜校成了市民美育教育的新去处。

6678fc504f6ee51d0a30734a.jpg

焦作市创办市民夜校经过前期的科学论证、充分调研。今年年初,焦作市文化馆在学习其他省市文化惠民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召开了五城区文化馆长座谈会,确定建立“艺起来”市民夜校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对社会大众进行问卷调查、向社会发布公益美育联盟招募令、公布课程内容、秒杀抢课等举措,于4月22日至5月24日,开展了“艺起来夜校”第一期课程,开设咖啡冲泡、毛线编织、太极拳、古典舞、轮滑、植物压花、绞胎瓷制作技艺等10余门课程,共计36节课时,招收培训人员120人,参与上课的年龄层在28岁至45岁之间。目前,“艺起来夜校”第一期已全部结束,课程取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吸引了中青年新群体,拓展了城市文化美育新空间,增加了新内容、新消费和新影响。

“把准需求导向,对表对心安排课程放在首位,把时间和内容做到充分安排考虑。”焦作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最大化满足中青年工薪阶层,吸引各行各业的群众都能参与夜校课程,夜校课程时间定在周一至周五晚上7点到8点半之间,频次为每周1节;课程按照前期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进行精心组织,服务内容、服务范围、服务里程“对心”群众意见。同时,根据不同课程类别,以“分类分级制”方式打造特色精品课程“套餐包”,涉及体验实践课程(1-2节)和技能提升课程(4-8节),满足了不同群体扩宽知识面和提高技能水平的需求。

6678fc985d3c641b7513ed8f.jpg

如何做到以点带面,让更多市民受到美育教育,扩大服务辐射面?焦作市以市文化馆为带动,协同五城区文化馆共同创办市民夜校,初步实现了焦作市五城区全覆盖,形成以市文化馆为中心,各县(市、区)文化馆为主导“总分校区”模式,按照“需什么教什么、缺什么学什么”的理念,在区域间打造示范点,引领更多美育空间为夜校课程“提质扩容”。

市民夜校的课程设置是关键,主要瞄准需求开设群众喜欢的课程,丰富多元化课程,吸引不同群体参与。焦作市融合以往常规性的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美育课程,增加咖啡冲泡、茶艺插花、毛线编织、视频剪辑、台球、魔术等既新颖新潮又贴近生活的课程,满足新时代下群众的多元文化需要。

经过摸索,焦作市探索了“1(市文化馆)+5(5城区联动)+N(N个社会机构参与和媒体推广)”模式,形成联动宣传矩阵。一方面创建公益美育联盟,通过发布《实施方案》,召开五城区艺培机构座谈会,面向社会公开招募项目、师资、课程等举措,吸纳学府书店、覃怀书屋、栗井美术馆、同己西餐厅、澜叙茶社、典礼学书展览馆、云梯共享自习室等社会力量入驻,扩展公共文化机构的合作伙伴,创造“在艺术氛围中学艺术”的条件。另一方面建立多方宣传矩阵,以各级文化馆自身平台为宣传基础,充分调动焦作日报、焦作广播电视台、焦作百姓文化超市等媒体平台同步宣传推广。同时,发挥社会达人、美育单位的宣传影响力,增加话题的热度,第一期吸引关注度15429人次。

6678fc8b5d3c641b7513ed8d.jpg

如今,焦作市民夜校形成了“发展兴趣爱好”“促进人际交往”的功能定位,改善了“一老一少”哑铃结构的服务群体,促使夜校成为市民开拓眼界、乐享艺术生活的平台。

以“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通过文化场馆与兼具开展演出、视听、展览、阅览、培训、讲座、游艺等场地场所的联动,打通了社会公共空间的“围墙”,盘活文化资源,织密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为更多群体提供了多选择、高质量、有主题、成系列、近距离的公益性美育活动。

通过“激活、整合、下沉、共享”的创办理念,为进一步打通公共文化服务半径,构建家门口的“文艺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以“艺起来夜校”话题的矩阵引领,开启了中青年群体新“夜”态,掀起“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社会新风尚。

6678fc785d3c641b7513ed8b.jpg

目前,焦作市正式推出第二期课程,在保留咖啡品鉴、新中式茶饮文化、古典舞、朗诵热门课程外,增加视频剪辑、魔术、捏塑、台球、童剧表演等课程,本期推出34节课,在下半年还将持续推出2期课程。选定艺培机构白名单和美育单位、美育教师,建立联盟机制,挂牌一批焦作市公益美育联盟成员,与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师专、焦作大学的艺术学院,签订框架协议;建立课后学员反馈动态管理机制,适时更新增加美育课程“菜单”,不断丰富“0收费”课程,确保公益属性。

焦作市持续拓展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以公益美育联盟创建为目标,不断扩充酒店、民宿、酒吧、KTV、咖啡厅、复合性餐厅、文博展览馆、商业楼宇等功能融合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全民、全龄、全域”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