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拴保”王善朴百岁谢幕

戏迷:他不是离去,而是与老友们天上相聚

01.jpg

“再唱一百年”王善朴从艺九十周年声腔艺术师徒演唱会现场

02.jpg

王善朴

03.jpg

《朝阳沟》影视剧照

04.jpg

《人欢马叫》剧照

05.jpg

《小二黑结婚》剧照

2025年8月5日13时37分,河南豫剧三团离休干部、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王善朴因病医治无效,在郑州安详离世,享年100岁。当消息传开,无数戏迷在社交媒体上点亮烛光:“沉痛悼念,永远的‘拴保’!”“善朴老师不是离去,而是与老友们去另一个世界相聚了!”

这位塑造了最经典《朝阳沟》中“拴保”形象的艺术家,用百年人生在豫剧史上刻下不朽印记。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采访了王善朴生前老同事和身边人,并梳理了部分戏迷网友评论,讲述他们眼中这位传奇老艺术家。

90周年纪念演唱成绝唱,“他当时沉浸其中,唱着唱着就想站起来”

2025年7月6日,河南省人民会堂座无虚席。在“再唱一百年”从艺九十周年演唱会上,百岁高龄的王善朴坐轮椅登场。当《朝阳沟》前奏响起,老人突然抓住扶手试图站起,最终被副团长刘雯卉轻轻按回座位。

“他很沉浸其中,唱着唱着就想站起来。副团长郎文笔、刘雯卉怕他太激动,一直在旁陪伴。”河南豫剧三团团长贾高峰向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介绍。晚会高潮处,王善朴将亲笔所书的词作《浪淘沙·三团》在现场所有观众见证下,传递给贾高峰,完成传承心愿。

在杨华瑞老师领唱下,全场共唱“再唱一百年”,昭示豫剧艺术薪火永传。

“老人家应该算是含笑九泉,百岁之际举办了这样一场演唱会。”贾高峰说,王善朴是三团的领路人,始终牵挂着三团的发展和传承,三团也将持续推动现代戏曲艺术守正创新,使其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他是豫剧现代戏的开拓者,也是戏曲男声唱腔的开拓者和革新者!”

1958年,一出《朝阳沟》震动中国剧坛。32岁的王善朴饰演的返乡青年“拴保”,扛着锄头唱响“我坚决在农村干它一百年”。这个扶犁耕作的身影,成为新中国建设浪潮中最鲜活的注脚。

为贴近角色,王善朴在登封朝阳沟村与农民一起开荒,确保每一个动作都浸染着“泥土”的气息。当“走一道岭来翻一架山”的唱腔从田间飘起,朴实有活力的“拴保”诞生了。

这出戏创造了中国戏曲史上的奇迹,首演即连演300余场,至今演出超7000次。196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与豫剧三团联合将《朝阳沟》搬上银幕,梳着大辫子的银环和帅气的拴保成为知识青年的“梦中情人”和学习楷模。

第三代“拴保”扮演者盛红林曾在一档戏曲访谈中感慨:“王老师他们一对一地教我们,他希望《朝阳沟》能传下去。”

除《朝阳沟》以外,王善朴的艺术成就卓越非凡,他主演的几十台剧目,如《刘胡兰》、《小二黑结婚》、《李双双》、《人欢马叫》、《朝阳沟内传》等,均誉满全国。

作为豫剧男声“大本嗓”的代表,王善朴突破传统:他采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以二本嗓为基点兼容大本嗓演唱,将真假声融合,形成了宽厚明亮、坚实有力、情感饱满、深沉真挚的独特演唱风格,开创了“善调”。

“他是豫剧现代戏的开拓者,也是戏曲男声唱腔的开拓者和革新者。”弟子盛红林曾这样评价自己的老师王善朴。

网友:他们在另一个世界相聚了

一甲子已过,最早唱响《朝阳沟》的老艺术家们今何在?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了解到,杨兰春(编剧、导演)、魏云(银环扮演者)、马琳(二大娘扮演者)、高颂喜(巧珍扮演者)、王善朴(拴保扮演者)等相继去世,如今,仅余杨华瑞(银环妈的扮演者,也是王善朴现实生活中的妻子)、高洁(拴保妈的扮演者)等主演健在。

获知王善朴逝世消息后,很多戏迷朋友和网友们也纷纷在评论区留言悼念:

@佳少0707:善朴老师不是离去,而是与老友们天上相聚。

@s.s:我爷爷最喜欢的《朝阳沟》,王老师您能不能在另一个世界唱给我爷爷听。

@魏红利:王老师说到做到,唱了一百年。

@七月霜:永远怀念王善朴老艺术家。

@人生路:一代经典源远流长,一世拴保人人敬仰,世间再无宽他爹,天堂再唱一百年,永远怀念!

还有一位戏迷朋友周先生告诉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当年《朝阳沟》大火的时候,他自己才一二十岁,身边人都追着看这出戏,“王善朴老先生可以说是当时最火的明星了,每个人都会哼几句唱词,他的形象(剧照)可以说是非常经典的,是一代人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