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河山》剧照:八路军增援崮城。出品方供图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国人对“河山”有着骨子里的眷恋与归属感。面对山河破碎,侵略者的蹂躏,总能勃发出强烈的民族抗争力量。今年正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一批抗战题材精品力作在这个夏天格外燃情。近日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我们的河山》成为其中别具一格的作品。这部剧以1937年山东沦陷为历史背景,讲述青年党员庄埼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家乡沂蒙山区,动员群众、发动群众、发展基层武装,经历重重考验,开辟、建设、壮大抗日根据地,最终粉碎日军扫荡计划,迎来抗战胜利的故事。
视角独特、立意深刻,于细微处见精神
《我们的河山》以“全民抗战”为视角,以沂蒙山区“崮城”为小切口,从敌后战场的微观视角出发,将敌我军事博弈、民族内部不同势力的立场冲突、军民从陌生到水乳交融的情感递进,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宏观演变等多条线索紧密编织,通过具体故事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以及人民群众作为抗战根基的力量,回答了“共产党为什么能赢”的时代之问。
剧名“我们的河山”蕴含双重深意:字面指寸土不让的“江山”,深层寓意则是人民。从“兵民是胜利之本”的军事思想,到“为了谁、依靠谁”的执政内核,全剧通过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抗战中的具体实践,如保护群众利益、动员全民参战、坚持团结抗战以及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等,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成为“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这一理念的经典演绎。
润物细无声,政策在剧情里自然扎根
朱熹说:“文从道中流出。”《我们的河山》很好地处理了“讲道理”和“讲故事”的关系。
全剧的一大亮点是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自然融入剧情。农村调查、《论持久战》的传播、《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推行、“武装民众”“减租减息”等重要政策,均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和具体事件实现故事化呈现,既展现了编剧的精巧构思,也让观众在剧情推进中理解历史逻辑。
剧中庄埼风、刘祖光、周密三人围绕《论持久战》彻夜长谈,直至红日初升的段落,以诗意的画面将理论思想转化为人物的精神共鸣;“减租减息”运动中,庄埼风与村民对话,用算账、讲故事的方式宣讲政策,与国民党“空降”县长强征粮款、脱离群众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游击战术的运用则通过具体战斗场景,诠释了我党“持久战”战略在基层的实践逻辑。
剧中的“军民鱼水情”更是刻画得感人至深。剧中庄埼风受伤后,老乡小山一家冒着被日军搜捕的风险,轮流送饭、换药,甚至为掩护庄埼风而牺牲了亲人,细腻的情节既展现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也呼应了“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的深刻内涵,让全剧在思想深度之外,更添情感温度。
鲜活立体的角色塑造,史诗叙事中的人性光辉
《我们的河山》充分展现了全民抗战的复杂性,这场战争不仅是中日之战,也是各种势力、思潮的交融大战。剧中刻画了全民抗战中形形色色的各种人物,故事情节充分演绎了角色的转变过程,深刻展现了我党统战工作成风化人的智慧,共同绘就一部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传。
主要演员的表现力可圈可点,尤其是王雷扮演的庄埼风,以一个文弱、幽默的瘸腿书生形象出现,经过后续的历练,他既有革命者的果敢以及对信仰的坚定、对党的忠诚、对民族的热爱、对人民的无私,也有对日军扫荡恐惧犹豫、对爱情腼腆无比的一面,人物形象鲜明饱满。
除主角外,该剧还刻画了刘竹梅、王彧、张治平等一批有血有肉有个性的普通人形象,展现了抗战中年轻人的担当。尤其是以张治平为代表的伪军团长和士兵们,入情入理,鲜活生动,让观众感受到那个时代人物的真实情感和精神风貌。
剧中几对恋人的爱情故事表现得温婉温暖,充满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刘威、黄品源、于洋等一众老演员在剧中的表现也非常突出,树立起抗战中的人民英雄群像,为剧集增添了厚重感和可信度。
严肃的历史观,电影级质感里的历史敬畏
《我们的河山》片头航拍沂蒙大山,画面极具表现力,展现出大片的气魄。全剧镜头表现极具质感,场景、造型、道具、音效等都达到电影级品质。关键长镜头运用娴熟,给予观众强烈的历史现场感和战争沉浸感,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如攻打吕家寨近3分钟的长镜头,表现战场硝烟弥漫、激烈交战的场景,战后的尸横遍野、残墙断壁景象真实而震撼,显示出创作团队的匠心和镜头语言、场景调度的高水准。
全剧在道具、场景、台词上追求真实,历史还原度高。八路军军装、沂蒙乡村、农家、地主大院、日军装备造型等细节方面都彰显出匠心,从细微之处展现出那个时代的风貌。
《我们的河山》面对战争的残酷、肆虐,不掩饰、不虚化,有相当的段落表现了日军的残暴、抗战的惨烈和军民的牺牲。在战争场面呈现上,摒弃“枪林弹雨”的视觉大场景,转而采用袭扰进退等游击战术细节。如地道内极端艰苦的场景既符合历史真实,又传递了“人民战争”的智慧,让观众深刻感受到抗战的艰难和胜利的来之不易。
尤其让人欣慰的是,全剧虽聚焦沂蒙山区的局部战场,却始终以时间线为轴,对应太平洋战争爆发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淞沪会战、百团大战、日军投降等全民族抗战的关键节点,使局部故事与宏大历史背景紧密相连,既保证了叙事的紧凑性和历史逻辑,又凸显了“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定位。
《我们的河山》从抗战题材电视剧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部兼具地域特色与历史深度的革命史诗剧作。观众在沂蒙山区的烽火故事里,既看见一方百姓的抗争之艰,也可以望见整个民族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壮阔轮廓,“局部”与“宏大”互为映照,完成了一次对历史的立体回望。
(作者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我们的河山》主创团队幕后分享——
用真实感叩开观众心扉
王雷饰演《我们的河山》男主角庄埼风。出品方供图
1937年7月7日,战略要地山东崮城县城的大街上,报童急急叫卖着的报纸和青年学生匆匆的脚步,给人们心头带来不祥的阴影,但这里仍是一片和平的市井风貌,洋溢着浓浓烟火气息:街头货郎的拨浪鼓声和人们为杂耍表演的喝彩声相交织,饭馆里山东琴书艺人唱的《三国演义》和茶馆里山东快书艺人“表一表好汉武二郎”相映成趣……
这是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我们的河山》开篇一个4分钟的长镜头,为随后战火带来的巨变埋下伏笔。这部剧从山东沂蒙山普通人的生活切入,表现全民抗战,具有厚重的质感和牵动人心的力量。近日记者采访该剧主创,请他们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幕后故事以及如何将导演毛卫宁要求的“历史真实、战争真实、生活真实”贯穿始终。
细节考究
“真实才能可信,可信才能共情。”制片人王珏说,“我们完全按照真实的历史脉络,以小切口、普通人表现大背景、大主题”。剧组将故事背景和拍摄地放在山东农村,正是由于山东不但在抗战中贡献卓著,素材丰富,而且孔孟之乡的山东人民骨子里的侠义与血性尤为突出,如著名的渊子崖保卫战,展现了普通民众自发抗敌的惊人勇气,与该剧核心主题“兵民是胜利之本”高度契合。
古稀之年的编剧刘戈建两次深入沂蒙山区采风,挖掘抗战故事。他为了研究山东抗战史而查阅的史料堆积如山,笔记有厚厚一沓,剧本大纲长达17万字。
剧中的细节真实体现在方方面面。如第一次和日军战斗时,游击队缺枪少弹,战士们紧张、鲁莽,但8年后游击队成功端掉日军大型据点,展现出我方武装力量的成长。对一些反面人物的塑造,刘戈建也坚持尊重历史。比如他反对将土匪“感召”为好人,因为根据史料,他们往往非常顽固;对叛徒也绝不“洗白”,而是真实表现其信仰动摇和人性缺点。
该剧在生活质感的营造方面下足了功夫。王珏的手机里有一条视频:服装部门在水泥搅拌机里放上石头,24小时不停地搅拌,把大量新做的服装洗毛、做旧,“机器哐当哐当响个不停,最后很多石头磨成了鹅卵石”。剧中根据地麦浪翻滚的壮美场景非常动人,实际上这部剧开机时已经是九月,过了山东的收割季节,剧组秋季播种的麦子又长得不够好,最终工作人员把前期收割储存的麦子“手动”一点点插回地里,呈现了荧屏上的大片金黄,带给人丰收和希望。
表演可信
这部剧里的大部分角色说的是山东味儿的普通话,男主角扮演者王雷形容为“普通话的字,山东话的音”。他说:“这部剧讲的是山东的抗日故事,就得带有山东人的气质。语言是很好的切入点,增加了可信度和丰富性。”
“会演的演员演人,不会演的演戏。”王雷说。他光是准备这个角色就用了一年时间,最后觉得自己和庄埼风成了好朋友。王雷主动设计了庄埼风的标志性造型——戴一副眼镜,甚至连眼镜在剧中何时被打坏、何时重新配好等细节都精心考虑。在王雷看来,庄埼风是一条纽带,用情感、智慧和信念将“兵”与“民”融合在一起。“庄埼风的成长有自己的逻辑,不是一上来就什么都懂。初期他有点过于理想主义,在村里组织抗日救国会时,给老百姓讲大道理,很多人听不进去。后来他进行了反思和调研,从解决农民最实际的吃饭问题入手,减租减息,工作逐渐开展起来。”至于他和刘竹梅的爱情,他始终十分克制,他们的爱情表现也十分含蓄,王雷认为,这和当时日寇入侵的大环境有关,也是人物的性格使然。
王珏特别提到,剧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配角非常打动她。比如曾被大家唾弃的地主小老婆符花,为掩护村民撤退而牺牲;刘县长夫人和庄埼风父母为了不拖累亲人剿匪除汉奸,毅然跳崖,用生命书写大义……讲好这样的案例,就讲清楚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从何而来,人民的力量如何凝聚。
王珏介绍,当时选演员的标准是“热爱这个戏”和“与人物贴合”,而非流量。进组后演员们全情投入,非常“卷”:张治平的扮演者张天阳一进组就拿着手机备忘录找制片人、导演反复讨论角色和表演;山下聪的扮演者李京沐从零开始硬背日语台词,每晚背到后半夜。饰演刘竹梅的陈钰琪此次的表演也突破了以往形象。更值得一提的是:拍摄过半时,有两名年轻演员深受作品和角色触动,郑重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在技术方面,这部剧采用了4K超高清拍摄,显著提升了战争画面和农村夜戏的细节表现与层次感,而且便于后期调光调色。“毛卫宁导演希望用新的‘抗战美学’和大片质感还原当时粗糙而真实的生活状态,还专门请了一名海归视觉导演共同打造这一美学风格。”虽然成本显著增加,但王珏认为是值得的,“好钢用在了刀刃上”。(记者 苗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