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书、孔玉芳、梁静、郑强、黄昌勇、牛书成、马正跃、王守国、刘守安剪彩
李放作感谢发言
由郑州大学和河南省文联共同主办,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教育委员会、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协办,郑州大学书法学院、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共同承办的“十年一剑——李放书法作品展”于6月3日上午9:30在河南省美术馆隆重开幕。
此次展览包含了李放在郑州大学工作十年期间创作的近百余件书作精品。此次展览恰逢李放60周岁之时,也正逢郑州大学书法专业创建十周年之际,可谓喜逢两甲子之庆,意义重大。李放教授是郑州大学书法专业创始人,长期从事书法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他在书法实践领域同样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擅长诸体,尤其是魏碑和草书,以二王为根基,熔铸碑帖,形成了高雅大气、天骨遒美、浑厚华滋的独特书风,在全国有较大影响。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十二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政协原主席王全书,河南省委原宣传部部长孔玉芳,河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工商联主席梁静,郑州大学党委书记牛书成、副书记李兴成,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主席王守国,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郑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昌勇,河南省委办公厅副秘书长马正跃,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等出席了开幕式。
出席开幕式著名专家有: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原院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守安,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同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一、郑工,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士林、周斌,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天雍,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彤,北京大学教授张华,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刘宗超,,四川大学书法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吕金光,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谢安钧、王荣生、云平,以及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美术馆、中南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中原工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河北美术学院等书法专业的负责人和专家共50余名。
展览开幕式由河南省文联原副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剑锋主持。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兴成代表主办方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李放教授于2008年到我校任教,是我校书法专业创始人,此次展览将展出李放教授在我校工作十年间的精品书作近百余件,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李放教授高雅的艺术追求和审美境界。这十年,也是我校书法学专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十年。从2009年开始招收第一届书法学方向硕士研究生,2010年开始培养书法本科生,2014年招收第一届古典文献学书法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2016年在张海先生的大力支持和直接参与下,成立了郑州大学书法学院,这也是我国首个综合大学成立的书法学院。可以说李放教授是郑州大学书法学专业和书法学院建设、发展的组织者、领导者、见证者。”
浙江大学校党委副书记郑强代表兄弟院校致辞。郑强以自己与李放切磋书法技艺为例,不但赞扬了李放高超的教学技巧和深厚的书学文化修养,而且高度肯定了郑州大学书法专业的办学成就。指出郑州大学的书法专业,促进了全国书法教学和科研更好地发展,为推进全国书法教育和理论研究做出了较大贡献。郑州大学书法专业毕业生代表李帅文也作了发言。
李放在感谢发言中,表示感恩于国家和时代,感恩于中原大地,感恩于所有人。此次展览是他一个工作阶段的总结,表达了他对书法教育和书法艺术的思考和追求。他表示老骥伏枥,将来会创作出更多精品。
开幕式礼毕,50余名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关于此次展览的研讨会。大家认为李放作为郑州大学书法专业的创始人,长期担任书法学科的重要领导和学科带头人,远离时风,突出学术品格,能够将工作和学问两者有序进行,并且在两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李放关于书法的诸多著作、文章在学术界和书法界有着广泛影响。认为通过此次展览作品可以看到李放在碑帖融合方面的探索又达到新的高度。
专家们说,李放的魏碑书风将碑派的生拙、朴厚和帖派的灵动、闲雅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行书以二王为根基,又多取法于米元章、赵松雪,呈现出“小清新”的鲜明气息,别有风致。他的草书主要取法于王宠、沈曾植,用笔轻灵迅捷,抑左扬右,似连实断,乱石铺阶,参差错落,富有节律,气势恢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