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展演周】宛梆《铜台关》情定好姻缘

11月21日晚,内乡县宛梆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排演的宛梆《铜台关》作为“河南稀有剧种北京展演周”的第七场剧目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精彩亮相。该剧是一部反映杨延景和柴郡主的爱情故事,将宋朝皇家柴郡主的婚姻大事生动地演绎为富有生活情趣的喜剧。独具特色的“花腔”成为该剧的亮点,让北京观众耳目一新。

宛梆,即南阳梆子,是生长并流传在河南南阳的地方戏。它形成于明末,完臻于清代,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很早人们称它为“南阳调、老梆子、南阳梆子”,因南阳简称为宛,解放后,改名为“宛梆”。宛梆曲调丰富,唱腔激昂,其声腔高亢豪放,男声用大本嗓,给人以粗犷、豪迈、奔放、明朗的感觉,花腔是宛梆声腔艺术中,比较突出和独特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和类板式的结构中都有花腔,生、旦、净、丑各种行当皆可用之。特别是女声唱腔的高八度呕音花腔,委婉清亮,配之梆胡发出的“唧唧”声,犹如鸟鸣,是其声腔主要特色,堪称一绝。

宛梆《铜台关》又名《状元媒》,讲述了宋王赵光义到边境打猎游玩,遭到辽国肖天佐围攻,无奈退守铜台关。中山王傅鸾带其子傅金魁前去救驾,兵败而逃。宋王深夜突围,肖天佐领兵追赶,危急时刻,杨令公之六子杨延景奉命领兵赶到,宋王以突出重围,柴郡主被肖天佐掳去。杨延景救下柴郡主,柴郡主感谢杨延景的救命之恩,将自己的珍珠衫赠送于他。宋王误认为救驾小将是傅金魁,为表彰他救驾之功,命状元吕蒙正做媒,欲将柴郡主许配傅金魁。八贤王赵德芳、状元吕蒙正进宫向柴郡主说明实情,柴郡主决心面见宋王陈述真相。杨家将打败辽兵之后,杨令公押杨延景到宋王面前请罪,柴郡主当面指认真正的救驾之人,宋王免杨延景无罪,并成全他与柴郡主的完美婚姻。该剧阵容整齐,行当齐全,文武兼备,故事情节曲折,人物个性鲜明,唱腔高亢激昂,让观众不仅领略了宛梆艺术的独特魅力,而且欣赏了一部不同寻常的反映“杨家将”故事的喜剧。

资料链接:内乡县宛梆剧团成立于1951年,是目前国内仅存唯一的宛梆剧种专业剧团,1992年被文化部命名“天下第一团”。 2012年,内乡县宛梆剧团整体划转为“内乡县宛梆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成为目前国内仅存唯一的宛梆剧种专业展演和研究、交流单位。2013年被河南省宣传部、文化厅联合授予“服务基层、服务农民文化建设先进集体”,2015年被中宣部、文化部联合授予“全国服务基层、服务农民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宛梆剧团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爱护下,提倡多样化,树立精品意识,挖掘地方特色,塑造团队精神。扎根乡村,服务农民,年演出800多场,位居全省第一。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中国文化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新闻媒体多次对“宛梆现象”进行宣传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躬身传播先进文化,构建平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