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天水麻辣烫,装着一座城的“滚烫”

03.jpg

“香迷糊了!”“被馋哭了!”最近,甘肃天水麻辣烫火爆出圈,引来众多网友点赞刷屏。一些“热心食民”开启走胃旅行:为了一碗麻辣烫打卡一座城。

裹上酱汁的手擀粉,配上灵魂的“甘谷辣椒”,是这碗麻辣烫的特别之处。但吸引大家跑这么远的,除了“舌尖上的诱惑”,还有一座城的“滚烫”。

“滚烫”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两天,天水大街小巷的麻辣烫店门口排起“长龙”,里三层、外三层,相当壮观。

这场面,我们再熟悉不过。淄博烧烤火了,大家纷纷“进淄赶烤”;村超火了,不少人涌入乡村;“尔滨”火了,大量游客相约打卡……

一顿美食、一场“土味”比赛、一段冰雪奇缘,为什么令人心向往之?正是这些市井百态、寻常烟火,让人们看到热气腾腾的生活,感到治愈心灵的力量。大家追求心中的“诗和远方”,参与体验各地的风土人情,发现美好,分享快乐,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滚烫”的,是当地热情好客的态度。

本地网友热情“安利”家乡,机场、车站有车辆免费接送游客……为了招待好游客,天水人以热情回馈热情。

一座城的热情好客,体现在花式“宠”客,也体现在雪中送炭。还记得那个风雪瓜州夜,瓜州人打开家门、铺上床垫、烧热灶火,温暖了意外滞留的陌生旅客,让全国人民看到满满诚意。很多网友说,想去瓜州走一走,感受当地“掏心掏肺”的实在。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好口碑”,游客的好口碑就是一块“金字招牌”。好口碑来自热情好客的态度,来自细致周到的服务。把保障做到前面,将服务落实落细,让游客舒心又安心,是在为文旅上分,更是为城市形象加分。

“滚烫”的,是各地推动文旅发展的火热劲头。

一碗麻辣烫把游客领进门,接下来的考题是如何让影响力持续释放。天水不仅有美食,还有8000多年的文明起源史,有华夏人文始祖伏羲诞生地、三国古战场、“东方雕塑陈列馆”麦积山石窟等丰富的文化资源。

麻辣烫走红,是扩大城市知名度的难得机遇,不仅考验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也考验城市如何依托“爆点”延展打造消费新增长点。

近日,天水召开“天水麻辣烫”服务保障工作推进会议,强调增加旅游供给,提升服务品质,全力打造消费新热点、新场景,让“小资源”持续释放“大效应”。

从“尔滨”的雪花到上海的“繁花”,从淄博的烧烤到天水的麻辣烫,火爆全网的“顶流”层出不穷。为了接住“泼天富贵”,各地纷纷放大招、亮绝活,展示出推动文旅、提升消费的火热劲头。

有了这股子劲头,充分挖掘自身特色,扎扎实实完善产品和服务,“网红”城市点点滴滴的努力,将汇成发展的良好势头。

何以天水

一碗麻辣烫

让西北城市天水

“风风火火”地闯进了全国视野

成为春节之后全国文旅市场的第一个惊喜

而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是

早在8000多年前

天水就已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自己“惊艳”的身影

见证了华夏文明史中诸多精彩闪耀的时刻

这座“宝藏小城”

还有万千风物等待我们去了解


地处甘肃省东南部的天水市

关山当屏,秦岭为托

东与八百里秦川隔山相望

南与陇南连作一片

有西汉水、渭河两条大河滋养

是陇上一块温润翠绿的“明珠”


坐拥河谷水系,兼有山林河鱼

8000年前的先民们

在这里辛勤劳作、繁衍生息

孕育出“史前文明的瑰宝”

——大地湾遗址

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

在此出土的彩陶

揭开了中国彩陶雏形的神秘面纱

从彩陶到农业、从乐器到建筑

大地湾遗址发现的方方面面

都闪耀着中华文明久远的曙光


在天水市内

一片古柏掩映、绿琉璃覆顶的古建筑群格外闪耀

这是我国现存最完整、建筑年代最早的伏羲庙

被誉为“中华第一庙”

伏羲文化是海内外华人普遍认同的民族精神象征

文化标志和情感纽带

从古至今

祭祀伏羲、尊崇伏羲文化的传统赓续不绝

千百年来的祭祀相沿成习

为华夏儿女构筑起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


穿越历史的晨钟暮鼓

古老的“东方雕塑陈列馆”

在世界石窟艺术史上熠熠生辉

1600多年前

后秦皇帝姚兴在陇右名胜天水麦积山的崖壁上

开凿了第一座洞窟

历代王朝营建重修

数代能工巧匠呕心沥血

被誉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

在秦岭山脉中惊艳问世

洞窟密如蜂房,栈道凌空飞架

一尊尊大佛塑像栩栩如生

一个个璀璨佛国隐匿其中

第133库内的小沙弥塑像

精美绝伦细腻入微的刻画

为其赢得“东方微笑”的美誉

历经岁月冲刷洗礼

至今依旧栩栩如生

04.jpg

这是2023年7月29日拍摄的麦积山石窟全景。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天水还有太多的故事与精彩

要对你讲述

当一碗麻辣烫吸引了全国目光

天水更愿意、也有信心用底蕴留住大家的心

何以天水

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