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展览赴港 香港特首倍加称赞

“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在香港历史博物馆开展

01.jpg

开幕式嘉宾为“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揭幕

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用复原古代乐器演奏乐曲庆展览顺利开展

4月2日晚,“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在香港历史博物馆举行开幕仪式,香港特区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香港历史博物馆馆长伍志和、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黄东升、河南博物院副院长张得水等共同亮灯,为展览揭幕。在现场,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用复原古代乐器演奏乐曲,同庆展览顺利开展。

03.jpg

促成展览的嘉宾们为“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点赞

卓永兴致辞时介绍,本次展览是“中国通史系列”的首个大型展览,也是两地深化合作的重要成果,预计将吸引12万人参观。“中国通史系列展览”是香港历史博物館和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协作的重点项目。他希望弘扬中华文化辦公室能发挥积极作用,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并继续与内地不同省市交流合作,增强香港市民对国家和中华文化的认同。           

黄东升致辞时说,“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是豫港两地文博同仁联手打造的一场文化盛宴。香港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脉,多元文化交融,在多次挑战和变革之中始终保持着独特的魅力。中原地区与香港很早就有文化交流,如南丫岛大湾遗址出土的玉璋,即为中原夏商文化的典型礼器。黄厅长希望豫港两地开展更多交流与合作,同时诚邀各位香港同胞“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到河南真切感受大美中原。11-12-170480-1208141422.jpg

嘉宾们正在细致了解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王子午鼎”

05.jpg

河南博物院副院长张得水在正在为大家讲解新郑郑国祭祀遗址出土成组青铜礼、乐器等中原文物及文化内涵

在展览中,运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最新研究成果,讲述中华文明体系,展示中华文明在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让大家理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原因。展览策划团队希望通过深入发掘中原文化内涵,将丰富的文化资源变为强大的文化力量,使华夏文明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精神动力。

此次展览由河南省文物局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主办,河南博物院和香港历史博物馆承办。精选来自河南省内15家文博机构的172件(套)夏商周文物精品,二里头遗址出土玉戚璧,郑州商城出土兽面乳丁纹铜方鼎,安阳殷墟出土刻辞甲骨、青铜礼器,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王子午鼎,新郑郑国祭祀遗址出土成组青铜礼、乐器等,其中33件(套)为国家一级文物,40件(套)为首次离开河南省进行展览。厚重典雅的铜器、莹润精致的玉器、古朴质美的陶器等,将为香港观众讲述中原青铜时代的精彩故事。

观众正在用手机定格与展出文物的互动时刻 (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 麦钧杰 摄)

08.jpg

展出的国家一级文物“兽面乳丁纹铜方鼎”见证着商都郑州的历史 

(新华社记者 吕小炜 摄)

据悉,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于4月3日及4日下午3:00至4:00举行免费的公众表演,市民可通过古乐团的介绍认识中国古乐器,增进对中原古代音乐文化的了解。同时展览还配有丰富的主题活动,如互动游戏、多媒体节目等,还为小朋友特制了文字面板,帮助小观众透过珍贵文物了解中华文化。该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7月8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0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