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亩的麦田上,天南海北曲艺人共赴“马街之约”

天为幕地为台 麦田里面听戏来

07.jpg

天气虽冷,曲艺人的热情不减

08.jpg

艺人说得精彩,观众听得入迷

南腔北调汇聚一堂,说学逗唱轮番登场!

2月9日,正值农历正月十二,马街书会拉开了序幕。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天南海北的艺人与观众如潮水般涌入马街村那600亩广阔的麦田,这里作为马街书会的主会场,承载着无数曲艺人的梦想与期待。他们以天为幕,以地为台,只为弘扬曲艺文化,在麦田中唱响属于曲艺人的浪漫。

天南海北曲艺人共赴“马街之约”

2月9日上午,由中国曲艺家协会、河南省文联联合主办的第二十届马街书会优秀曲艺节目展演在河南宝丰开幕。河南坠子、鄱阳大鼓、四川扬琴等十余种曲艺形式轮番上演,为现场观众奉上一场文化盛宴。

活动现场,既有八旬老艺人登台献艺,也有“00后”新生代演员崭露头角。来自吉林的二人转《一元钱的事》以东北方言演绎市井生活,福建伬艺《虾米俤》则用福州方言展现地域特色,赢得阵阵掌声。 其中,河南坠子《巾帼英雄花木兰·扑朔迷离》以现代视角重塑经典人物;山西数来宝《非“礼”不嫁》以幽默形式探讨高价彩礼社会现象,展现传统曲艺的当代生命力。浙江金华道情《河神朱之锡》、江苏扬州评话《卢俊义·晁盖中箭》等节目,通过创新编排让历史故事焕发新彩。

来马街书会就像回娘家一样

“在马街演出最讲究的就是个精气神!我虽说是安徽人,可每年都跟回娘家似的往这儿赶,一转眼都第五个年头喽!”艺人许美玲说。

老艺人们把绝活传下来,年轻人接棒创新,外地艺人来了都像归家,这份凝聚力正是中华曲艺生生不息的密码。

据主办方介绍,今年马街书会除了常态化展演、传统民俗对戏、收徒拜师等活动外,还将举行“文旅融合绘新景 全域旅游看宝丰”马街书会专场景区旅游推介活动、马街书会全国第二十届优秀曲艺节目展演、马街书会第七届优秀长篇大书邀请展演、非遗大集等一系列精彩活动。

本届展演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预计辐射观众超百万人次,为推动曲艺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