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阳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云裳揽风华 街巷入盛景
提起老商圈,不同阅历的洛阳人各怀情愫:“十几年前我上大学时,总跟室友去十字街吃夜市”“20世纪80年代那会儿,一说出去玩,默认上老集”“一九三几年,我大哥带我上城隍庙玩,爬城墙、吃舍饭,去南大街买干果碎货,还吃过‘真不同’水席”……十字街、老集、青年宫、八角楼,这些地名重叠交织,会聚在今天洛阳的老城历史文化街区内,勾勒出几代人对一座城的温情回忆。
-
花洲书院:《岳阳楼记》里的大忧乐
“南阳有绝胜,城下百花洲。”漫步邓州古城外城东南隅,沧桑厚重的明城墙下,百花洲公园如诗如画,亭台楼榭错落有致,让人如同置身江南园林。古朴典雅的花洲书院,就坐落在百花洲畔。
-
站在“城池”上 就能一览前世今生
“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几座城……”这句稚嫩孩童都会唱诵的歌谣,道尽了这座八朝古都的千年兴衰
-
登封:何以为中?以和为“中”!
国际和平城市协会2023年向全球公告,嵩山脚下的河南登封成为全球第394座、中国第4座国际和平城市。登封,是中国先民认定的宇宙天地之中心(以下称“天地之中”),因而嵩山为历朝历代、各路思潮所奔赴。登封缘何成为“天地之中”?嵩山又为何实现多元文明之荟萃合流?遍访嵩山南北,在“天地之中”寻找中华民族调和矛盾、解决冲突、共存共赢的和平智慧。
-
探寻大遗址保护的洛阳足迹
“城市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结合时代背景,兼顾方方面面。面对人地矛盾、拆建争议,洛阳统筹考虑大遗址的建设、保护、管理,并从建筑高度、深度等方面作出规定。这为后期五大都城遗址的发掘展示和活化利用预留了充分空间。”
-
二月二日 “龙乡”寻迹“龙抬头”
今年3月11日是中国农历二月初二,传统的春龙节、春耕节,人们视其为吉利之日,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有“剃龙头”“吃龙牙”“祭龙神”等习俗。 这一天,在“龙乡”河南省濮阳市,当地会举办舞龙等民俗活动庆祝这一传统节日,也有不少民众走进濮阳市戚城博物馆,以这里的“中华第一龙”为起点,触摸中华龙文化的历史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