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卷戏

23.jpg

罗卷戏俗称“喇叭戏”,由“罗戏”和“卷戏”两个剧种融合而成。

24.jpg

罗戏音乐由唱腔音乐、吹奏乐和打击乐三部分组成。唱腔音乐为综合音乐系统,其中曲牌体与板腔体共存;吹奏乐以俗称“大笛子”的大唢呐为主奏乐器;打击乐除以一般戏曲乐队常备的大锣、二锣、手钹、梆子和鼓板小五件为演奏乐器,还配置有两对大铙和两对大镲,俗称“四大扇”。罗戏行腔粗犷豪放、激越高亢,适合演出神话戏、宫廷戏和征战戏之类的武打戏。

25.jpg

卷戏音乐由唱腔音乐、吹奏乐和打击乐三部分组成,以俗称“小笛子”的小唢呐为主奏乐器,多演出民间传说、乡土风情和男女爱情题材的剧目。

卷戏擅演文场戏,罗戏擅演武场戏,为吸引观众,达到文武兼备、相互补益的目的,两个剧种经常同台演出,逐渐融合为一,称为“罗卷戏”或“卷罗戏”。罗卷戏道白多使用当地方言土语和中州韵,唱腔旋律亦与当地民间语音节奏相接近,具有十分鲜明的地方特色。

2008年,罗卷戏(汝南县、范县)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罗卷戏(邓州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