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县东岸核桃雕花工艺是一项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起源于明末清初,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以上蔡县东岸乡的柴庄、大苏庄、小苏庄和小袁庄为盛。东岸桃核雕花工艺品类繁多,除最早雕刻有古钱、蜂窝、猴头、盘丝、老寿星、诗词、谜语等“桃扣”外,后呈现形式不断拓展,有手链、桃心、桃葫芦、桃印、绣球、佛珠、十二生肖、桃木剑、桃木刀及桃核宝灯等品类。东岸桃核雕花需经浸泡、清洗、上色、上光、晾晒、打眼、磨光及加工等诸多工序,原料主要来源于桐柏山和南太行山区。东岸桃核雕花制作工艺考究,经久耐用,且物美价廉。除用于“避邪消灾”之外,又因造型美观、花纹多样、细腻逼真而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2007年,东岸桃核雕花工艺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