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窑宋时是官窑,因窑址为邓州所辖故名,又名“内乡窑”“大石窑”,为北方著名窑场,产品兼具耀州窑青瓷和河南汝系青瓷风格,时为御用“贡瓷”。邓瓷遗址以内乡县乍曲乡石堂山脚下的白杨村大窑店为中心,面积达120多万平方米。
邓窑青瓷烧制技艺始于唐、兴于宋,选取当地高质量胎料、釉料,经3至5年的风化陈腐后用石磙辗轧成颗粒,经过研磨、除铁、制泥、拉坯、印坯、修坯、刻划坯、素烧、施釉、烧制等环节,将黄色着釉的胎体烧制成青翠如玉的瓷器。制品淡绿如翠玉、青绿如碧玉,部分釉面有黑色铁质斑点,刻花和压花清晰规整立体感强,以团菊花、牡丹花和缠枝花图案比较多,釉面玻璃化程度高,具有较高的艺术、收藏、文化等价值。
2021年,邓瓷烧制技艺(南阳市宛城区,内乡县,邓州市)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