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丝绸分两种,一种是山丝绸,即用山上放养的柞蚕织(产)茧加工而成。另一种是家丝绸,用室内喂养的桑蚕茧抽丝织成。据《鲁山县志》记载,“鲁山绸”始于夏朝,兴盛于唐朝。鲁山绸织作共分30多道环节,主要包括养蚕、收茧、缫丝、络丝、牵经、打纬、织绸、炼绸等工序。鲁山绸手感爽滑,柔而有骨,染色后,色泽鲜艳柔和,光彩夺目,用它制做服装,穿着轻盈、凉爽,尤其制作裙装,袅娜秀丽。其具有拉力强、易染色、耐高温、吸湿性强、色泽柔和、丝缕匀称、绸面密实等特点。
2011年,中原养蚕织绸技艺(鲁山绸织作技艺)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