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草印花技艺是明、清、民国初期当地民间较普遍使用的一种印花技艺。当地农民把一种俗名“嵌棒棒”的野草——中药名叫“老鹤草”,夹在白布里,在平整的石头上用木棒槌锻打出液汁,使其叶脉纹路渗印在白布上,形成白底绿花的花布,用于缝制女性服饰。后来,人们又把矾用热水化开,对草样涂描固色,最后进行纯色浸染。捶草印花具体工艺流程包括布、采花草、选叶、摆型、夹布、捶打、清理草叶、固色、染布、晾晒、制作成型共11道工序。这样印出来的花布,花样呈暗红色,朴拙美观。
2011年,中原棉布印染技艺(捶草印花技艺)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