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舌尖感受中原文化魅力

05.jpg

河南人夏日餐桌的“团宠”是什么?那必须是荆芥。凉拌黄瓜、捞面条、菜盒子……少了荆芥这个“灵魂伴侣”,滋味便失了大半。

荆芥,唇形科荆芥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早已深深嵌入河南人的生活与文化之中,成为河南人DNA里的味觉图腾。

河南人为什么独爱荆芥?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北宋定都汴梁(今开封)后,荆芥因风味独特,成为都城流行菜。因“大盘凉拌荆芥”唯汴京常见,外地人视其为“见过世面”的标志。俗语“吃过大盘荆芥”,就是用来称赞见多识广者,荆芥也由此得名“京芥”,荣乎一时了。

荆芥不但味道令人上头,其营养价值同样令人惊艳,胡萝卜素丰富、高钾低钠富含镁、钙含量高……这样的宝藏蔬菜,也被餐饮企业和食品厂商充分挖掘:荆芥酸奶、荆芥啤酒、荆芥茶饮等好物不断上新,河南荆芥开启破圈之旅。

荆芥的走红并非偶然。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用户的“创意吃法”掀起千万级话题热度,印证了地域文化IP的强大号召力。事实证明,年轻人不再是被动消费者,而是主动参与产品意义构建的共创者,他们用荆芥炒酸奶、荆芥特调饮等新玩法,反向推动品牌全国化甚至国际化。这种“文化认同+社交传播”的闭环,为传统食品的创新打开新思路。

荆芥出海,香飘万里。荆芥的足迹并未止步于省内。眷茶将荆芥柠檬茶带至马来西亚,以茶为媒续写丝绸之路的文化故事;金星啤酒推出荆芥精酿,让草本清香与麦香交织成“豫味派对”。这些尝试表明,地域风味不仅是怀旧符号,更是国际化、年轻化的文化载体。当荆芥贴上“东方风味”的标签后,它便从河南人的乡愁滋味,逐渐成为更多消费者的味觉新体验。

荆芥的“出圈”意义深远,不仅为河南的餐饮与食品行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创新升级,更为地域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玩法。当荆芥这一具有浓郁河南特色的食材,通过创新的形式与现代化的营销手段走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时,其所承载的河南地域文化也随之传播开来。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品尝荆芥美食的过程中,都会对中原饮食文化、风土人情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增进对“老家河南”的好感度。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味铸一方魂。对于离家在外的河南人来说,荆芥的味道就是家乡的味道。无论走多远,那一口清爽的荆芥,永远指引家的方向。最地域的,往往最世界;最传统的,亦可最潮流。相信在未来,随着创新的持续推进,荆芥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破圈融合,更多人能在舌尖上感受河南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