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木梳制作技艺源于清末,漯河市临颍县巨陵镇油坊陈村的陈万玉(1896-1979)师从邻村李晋庄著名制梳艺人李水旺,并传给其子陈林申,再传其孙陈庆伟。该技艺以当地盛产的桃木、枣木、梨木等为原料,利用夹锯、粗锉、细锉、木梳架子、方杆子等20余种特定工具,经过挑选、断坨、打片、锯齿、修根尖、雕刻、成型、雕花、打磨、抛光等近30道工序制作而成,成品手感如玉、把持舒适、梳齿圆润、梳发顺畅,并有养生保健预防脱发等实用、收藏和鉴赏功能。目前,该项目以陈庆伟创办的临颍县一心工艺品厂为基地进行项目的传承,并安排了当地剩余劳动力,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助推作用。
2021年,陈氏木梳制作技艺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