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芥丝(片)制作技艺源于清同治(1862年)年间,由登封市大金店镇梅村村民黄永润创制并传承至今,选取当地褐土壤所产、质脆味汆色鲜、营养丰富、品质较好的芥菜为原料,辣椒丝、姜丝等7-8种辅料,经过熬油(将一定量的花椒、八角、大葱、辣椒角等调料放入油中,在小火上炖熬约20分钟,后捞出调料将油放凉备用)、炒制(将姜丝、辣椒丝炒热,再与一定量的芥丝(片),和其他辅料掺匀,大约80℃,炒制1分钟),加入食盐等环节,成品香气浓郁、汆鼻可口,具有通鼻、明目、止咳驱寒等食疗效果。所制出的产品大大地满足了市场需要,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021年,登封芥丝(片)制作技艺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