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访郑州商城遗址 3600年城城相生
在郑州城市历史格局的演变中,郑州商城遗址3600年来一直处于城市中心区,城垣历代持续利用,城址不移,文脉不断。如今的商城遗址已与城市、人文融为一体,为郑州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和国家中心城市奠定重要的文化基础。
-
殷墟考古——塑造中国考古学的鲜明个性
从安阳到北京,最快的高铁只要1小时50分钟。不过除了每年年终的田野考古汇报会以及一些必须参加的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的考古人,一年有300多天都“长”在洹河两岸,大家称他们为“殷墟人”。
-
河南发现距今约5000年大墓 推测为古国君主墓葬
近日,一座距今约5000年的大墓在河南永城王庄遗址被发现,该墓葬出土遗物350余件,是目前发现大汶口文化时期规模最大、出土器物最多的墓葬之一,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关键时期提供全新样本。
-
在这里,触摸“最早的中国”
近日,记者来到偃师二里头遗址,先后走进遗址发掘现场、博物馆和遗址公园,去探寻这座夏朝中晚期的都城遗址,近距离触摸“最早的中国”。
-
方城县八里桥遗址为夏王朝南方核心聚落
9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河南省方城县八里桥遗址等考古项目最新进展。
-
中原、中国、中华,我们从“中”而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考古学家刘庆柱先生说,“中”是中国核心文化基因。读懂了“中”,就掌握了一把读懂中国的“万能钥匙”。在社会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需要手持这把“中”的钥匙,到时光深处追根溯源,知所从来;我们更需手持“中”的钥匙,明所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