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国时期,他为何曾在河南淮阳执政至少10年?又为何迁都安徽淮南?
公元前263年的夏秋之交,一位叫熊完(一作“元”)的男子,从秦国都城咸阳出发,艰难跋涉回到自己的楚国都城河南淮阳,成功继承王位,成为楚国君王。
-
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玉覆面和“圭”在这儿
在考古现场,依然可以清晰看见布局清晰、墓葬之间“有意打破”的独特现象,反映了该地区新石器时代较为罕见的独特葬俗。同时,王庄遗址大汶口文化墓地出土了数量丰富的玉器、石器、绿松石及陶器等,令人印象深刻
-
这是一张来自三千年前的请假条
“子其疫,弜往学”——“这次的疾病是否严重?我是否能去上学?” 这张“请假条”并非来自现代的办公桌,而是出土于殷墟,现存于殷墟博物馆新馆,是殷商时期一位“王子”的占卜记录。万万没想到,三千年后的学生请假要找老师,三千年前的王子请假还得“沟通鬼神”。可见,贵为“王子”,也不能无故旷课。
-
星空中的文明交流史
《赤道南北两总星图》是现存于世时间最早、尺寸最大的东方皇家御用星图,制于1634年,由晚明科学家徐光启主持测绘,钦天监学者与汤若望、罗雅谷等外国传教士共同制作。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清内府藏本(以下简称“一档本”),为屏挂式木印填色纸本,全图分作8条幅纵向拼组,拼合后横长449.6厘米、纵长202厘米。
-
在河洛大地追寻文明足迹
苏羊遗址见证了早期中国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徐阳墓地发现2600多年前的陆浑戎墓葬群;多项“中国之最”在二里头遗址被发现……
-
走进新砦遗址:探寻早期夏文化
5月13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物探源采访团来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砦遗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新砦遗址考古队领队赵春青的带领下,深入考古遗址,走进文物库房,近距离探寻早期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