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轼魂归处,为什么是河南?
鲜为人知的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标杆性人物、对中国人文精神影响至深的苏东坡,其坟茔就坐落在郏县西北隅。
-
用戏剧的方式滋养和传播文化
文化是“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最持久的竞争力,高浓度的历史因素是游客流连忘返的关键。如今,“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人气越来越旺,2023年入选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观剧人次突破1200万,其中85后观众占比达85%。占地622亩的区域内,建有56个不重样的格子空间,嵌套21个剧场,每天1000多名演员上演1000多分钟的戏剧……今年“五一”假期,超50万人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观剧,省外游客占比超过70%,综合收入同比增长40%。
-
图文故事丨总书记这样指导旅游强国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19日是第14个“中国旅游日”,让我们重温总书记对旅游工作的擘画指引,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博物馆里的新故事
博物馆,承载历史,传承文明。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博物馆工作,强调“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 我国各地博物馆按照总书记要求创新实践,成效显著。 【“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博物院强调】 见证文明赓续的鎏金铜蚕、展现精湛技艺的杜虎符、实证文化交融的金怪兽……5月1...
-
河南洛阳:靠传统聚“文气”“商气”“人气”
洛阳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已经从“保起来”“美起来”,进入到“活起来”的新阶段
-
从黄河到香江,“展”望中华青铜文明之光
安阳殷墟、郑州商城、洛阳二里头……5天考察中,看到辉煌灿烂的上古中华文明遗迹,她心潮澎湃。如何将心中的这片涟漪,从黄河荡漾至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