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岳庙:河南现存规格最高的古建筑群
中岳庙的轴线设计是中国五岳祠庙中最长的。今天的中岳庙,仅指其核心区即建筑部分,自汉代石阙起至黄盖峰重檐八角琉璃亭止,南北轴线达1.5公里。而以庙制为例,其山水形胜之轴,自中岳庙南的箕山,经中岳庙至庙北嵩顶峻极峰,南北轴线达20公里左右,其间层峦叠嶂,蔚为天下之大观。
-
古韵新声 涌动中原——解码河南文旅何以“破圈”
河南,拥有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资源。殷商甲骨文的神秘符号,承载着古老智慧;婉转悠扬的豫剧唱腔,诉说着岁月故事。近年来,河南文旅以时尚为笔、创意为墨,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与创新转化,让古老文化以全新的姿态走进大众视野。
-
创新引领,文创产品融入日常生活
河南洛阳,一款冰箱贴卖出几十万件,“冰箱贴是年轻人的到此一游”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榜;一匹三彩小马让三彩技艺再度出圈,带动非遗进入寻常百姓生活;一场寻迹洛神赋演出带领观众一眼千年,古今共话十三朝古都历史……从饰品到演出,这些文化创意产品为啥这么受欢迎?带着疑问,记者进行了探访
-
初祖庵大殿:历经风雨九百年
4月12日,参与过初祖庵大殿20世纪80年代大修的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原院长、二级研究馆员杜启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种种迹象表明,1125年以前,初祖庵大殿可能已经存在,是迄今所知河南省内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被学界誉为研究宋代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的范例。”
-
杨育彬:八旬考古人交出“新作业”
走进考古学家杨育彬的家,简朴的装修很有年代感。推开客厅一侧的房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单人床和靠窗的书桌。桌上一台黑色电脑,连接着旁边一个巴掌大小的方形手写板。笔筒里一大把磨秃的手写笔笔芯,是过去几年老人埋首伏案的最好见证
-
济渎庙:中原古建宝库
“济水出王屋,其源来不穷。”河南的济源因“济水之源”而得名。3月13日,记者和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心主任、副研究馆员孙丽娟一起,赴济源济渎庙,领略“中原古建宝库”的风采,探寻中国古代山川祭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