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展大观】东西方文明碰撞出的迷人火花
中意两国38家博物馆,200余件(套)文物珍品——作为一场盛大的文艺盛宴,在国博举办的《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荟萃了诸多珍宝。既有中国在“丝绸之路”中的见证物,也有受到中国元素影响的西方物品
-
国务院: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近日公布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批复指出,关于申请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请示收悉,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具体工作由农业农村部商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
“铜奔马”还是“马踏飞燕”?
“‘铜奔马’一名已经使用了近50年,并被国际国内认可和接受,是享誉世界的明星文物,其名称不宜轻易改动。”日前,在甘肃省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新闻发布会上,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释疑近期社会热议的“铜奔马”称谓问题。
-
一场以“竹”为媒的乡村艺术实践
尽管油菜花期已经结束,但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镇依旧人气不减。吸引游客来道明镇旅游的不只是油菜花,还有一个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有机融合的新型村落——竹艺村。
-
流动的文化——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大展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由北京市文化局牵头,大运河沿线天津、河北、江苏、浙江等八省市文化厅(局)共同主办的“流动的文化——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大展暨第四届京津冀非遗联展”,将于6月9日至13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
-
“朋友圈”助力敦煌文物保护
6月7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中国敦煌石窟研究保护基金会、腾讯公益、新华公益合作发起的“数字供养人”公益募捐项目,在腾讯公益平台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