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宵喜迎春
年后正月十五的上元节,或称元宵节,也在“年”的范围之内。作为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在这一天要赏月、观灯、吃元宵等,极尽欢乐。从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吴自牧《梦粱录》、周密《武林旧事》书中记载可知,早在宋代,对于元宵节的庆贺场面就已经十分盛大
-
中国书法发展的若干热点问题
2018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实施的第三年,也是中国书法事业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去年,书法进基层活动有序开展、中国书协展览力推精品力作、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审慎评选、第十一届全国书学讨论会顺利举办、高等书法教育有序推进、中小学书法普及工作深入展开等
-
今年元宵月“十五月亮十五圆”
元宵节将至,这是农历新年里第一个月圆之夜。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但天文专家表示,同去年一样,今年的元宵月依然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
-
“文化地标”彰显上海城市品位
从在线提供各类剧院服务,到以朋友圈的形式为粉丝发送精彩纷呈的咨询内容;从搭建演出方和观众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到组织分享各类艺术教育活动,于唯一作为“广场小白”活跃在各个剧目观众群。她总是第一时间为观众答疑解惑,
-
《舌尖3》还能把你看饿吗?
年初四,接灶神。这天也是吃货们翘首以盼的《舌尖上的中国3》正式开播的日子。时隔四年再度回归,《舌尖3》换上全新的制作团队,节目风格也悄悄地发生了改变:食物少了,故事多了,片头曲也换了……而改变带来的是争议:有人说《舌尖3》更具人文关怀,也有人说《舌尖3》变得“不下饭”了。
-
传统文化的“传”与“承”
探讨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传统文化。我们现在往往把过去存在过的文化都称为传统文化。其实不然。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在《史记》里曾引用过一句谚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是说,两地相距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