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舌尖3》还能把你看饿吗?
年初四,接灶神。这天也是吃货们翘首以盼的《舌尖上的中国3》正式开播的日子。时隔四年再度回归,《舌尖3》换上全新的制作团队,节目风格也悄悄地发生了改变:食物少了,故事多了,片头曲也换了……而改变带来的是争议:有人说《舌尖3》更具人文关怀,也有人说《舌尖3》变得“不下饭”了。
-
传统文化的“传”与“承”
探讨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传统文化。我们现在往往把过去存在过的文化都称为传统文化。其实不然。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在《史记》里曾引用过一句谚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是说,两地相距一百
-
书画里的中国年
春节将至,作为“年文化”的一部分,以火红的春联、福字、剪纸以及多彩的年画、邮票为代表的各种美术作品开始行时,书画家们纷纷展纸挥毫,带火了迎春的气氛,映红了人们的心境,也装点了冬春之交的日子。
-
画中瑞犬迎春来
金鸡振翅,瑞狗当值。立春今至,一元复始。即将到来的戊戌狗年,想必在不少人心目中都能引发美好的共鸣和祈愿。事实上,古往今来的大多数人类文明对于狗都有正面的认识、高度的赞美
-
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在香港逝世
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6日凌晨于香港逝世,享年101岁。饶宗颐,字伯濂、固庵,号选堂,1917年8月出生于广东潮州,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80余年。饶宗颐学养广博而专精,他精通甲骨文、古文字学、上古史、艺术史、诗词学,乃至书画音律,至百岁高龄仍笔墨挥洒不息
-
宿白:百科全书式的考古学泰斗
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宿白先生,因病于2018年2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宿白是北京大学考古学科的主要创始人,是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是杰出的考古学教育家。宿白领导创办了北京大学的考古学专业,规划了中国考古学科的教学体系,在北大任教逾七十载,为新中国的文物考古事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