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眸2019流失文物返还:“神奇的一年”
2019年行至尾声。翻看300多篇文物事业发展日历,“归来”无疑是其中亮眼的关键词——2月,美国返还361件(套)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4月,意大利返还中国700余件文物艺术品亮相国博;8月,流失日本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被跨海追索回国;11月,圆明园马首铜像昂首返京……
-
以剧目为中心—— “非遗”视野下戏曲传承发展的“三并举”
剧目是戏曲艺术得以生成与发展的根本条件,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只有出现了具体剧目,才能将演员、观众“召唤”至剧场中实现人类“演”与“观”的社会活动,在此基础上发展完善戏曲艺术并实现其认知、审美、娱乐等各项功能。这就不难理解,剧目工作是我们讨论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关键。新中国成立后召开了三次全国剧目工作会议,反映出主管部门和戏曲艺术工作者对剧目问题的高度重视。当传统戏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也主要体现在剧目工作中。如何通过剧目工作来推动戏曲的遗产保护和当代发展,就成为理论界和实践者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索的话题,笔者以为以下三个方面是剧目工作应该遵循的规则。
-
新中国舞蹈70年之70人谈
-
完善传承体系 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力
文化和旅游部官网10日发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办法鼓励、支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更好地开展传承活动,并完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退出机制。
-
新添8个国家 设立孔子学院的国家和地区增至162个
记者从12月10日下午召开的2019年国际中文教育大会闭幕式上获悉,8个新设立孔子学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截至目前,共有16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50所孔子学院和1172个孔子课堂。
-
四川一明代古墓出土500年前鸡蛋
日前,四川省广安市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在广安协兴生态文化旅游园区展开考古挖掘时,发现“穿越”500年的鸡蛋和稻谷。据广安市博物馆馆长唐云梅介绍,这两样文物是广安市开展全民水库规范化建设及西溪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中,在协兴园区葫芦岛西侧的两座明代古墓中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