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分风物:它为何曾是传统的“祭月节”?
“秋分气初爽,灯火新照夜。”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这一天昼夜平分,还曾是传统“祭月节”,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美好的期盼和热爱。
-
七位导演合拍电影《我和我的祖国》 十一海外同步上映
由陈凯歌、张一白、管虎、薛晓路、徐峥、宁浩、文牧野七位导演联手打造的影片《我和我的祖国》将于30日在全国公映,并于10月1日开启海外上映。届时,该片将登陆北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亚洲五大洲近40个国家的电影院线。
-
金庸或许想不到,汉服今日已成风
“消费人群超过200万”“产业规模超10亿”“95后妹子买汉服年均消费3万”“2018年购买汉服的人数同比增长92%”等一系列数据,都在指向一个事实:汉服业已成风。
-
在博物馆里启蒙开智
将博物馆打造成学前儿童喜爱的文化乐园,将学前儿童吸引到博物馆这个充满新奇和激发想象的天地,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全龄化、全覆盖。
-
中国官方出台规范为博物馆文创领域减压赋能
随着博物馆热的兴起,博物馆文创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由中国国家文物局编制的《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19日正式在北京发行,旨在释放博物馆文创的巨大潜力。
-
水下考古不是简单的“海底捞” 与陆上有何不同?
这些年,水下考古成果丰硕,从“南海一号”到江口沉银,从“华光礁一号”到甲午沉舰,水下考古不但让众多珍贵文物浮出水面,而且为历史研究点亮了一盏明灯。那么,究竟什么是水下考古?它与陆上考古相比有哪些不同?进行一次水下考古要经历哪些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