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文化节目《中国家宴》第二季收官
2023年9月,《中国家宴》第一季播出,用家宴主题串联起苏轼、李清照等文人的生活场景。第二季节目共6集,每集30分钟左右,将镜头对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历史人物,展现唐朝人文历史风貌,传递古典文化之美。
-
中国国家博物馆:用文物讲好文化故事
110多年历史,143万件藏品,中国国家博物馆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为国护史、为国藏史、为国弘史是国家博物馆的重要使命。近日,记者走进这座历史文化艺术殿堂,探寻它如何用文物讲好中国文化的故事。
-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边疆大地抒情诗人——王蒙
在北京常听王蒙老师说他天天都在想念新疆,到了新疆才听老乡们说,他们也天天在想念王蒙。为了改编王蒙小说《这边风景》的影视作品,我带创作组又一次来到他当年生活过的地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巴彦岱镇
-
百年叶嘉莹,一生传递中国古典文学之美
叶嘉莹一生坚持弘扬中华诗词教育传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传承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曾先后荣获“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
-
古地名成为发展新名片
地名,是地理标志,也是承载记忆与历史的文化符号。古地名,历经岁月沧桑,文化底蕴丰厚。如今,不少地方挖掘拓展古地名内涵,把历史与现实贯通起来,把实用价值与美学价值统一起来,把保护传承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古地名成为发展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