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3月29日在北京揭晓。广东英德青塘遗址、湖北沙洋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延安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新疆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山西闻喜酒务头商代墓地、陕西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江苏张家港黄泗浦遗址、河北张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重庆合川钓鱼城范家堰南宋衙署遗址、辽宁庄河海域甲午沉舰遗址(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榜上有名。
-
古籍保护,“冷板凳”热起来
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有三个渠道:一是物质形态的文物;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个是古籍——刻印在甲骨文、竹木简、帛书、纸等材质上的典籍,记载了大量中华民族文化形态和发展历史,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创造力的历史见证。
-
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启动
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有关规定和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相关要求,
-
北京世园会迎来“河南日”
6月23日,以“生态中原出彩河南”为主题的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河南日”活动在世园会园区举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
国家文物局要求进一步加强考古管理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切实加强考古管理,不断提升考古工作质量和水平,国家文物局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考古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
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