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同守护好全人类的文化瑰宝
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国家的灿烂文明和历史文化,维系着一个国家的民族情感和精神血脉,保护好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本报记者日前分别走进202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法国尼姆方形神殿、西班牙梅诺卡岛塔拉约提克史前遗址和泰国诗贴历史公园,探寻当地在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上的经验和做法。
-
当“中国白”遇见巴黎奥运会:千年陶瓷文化走向世界
福建德化陶瓷以“白”见长,因白如雪、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润如玉而享誉世界,被赞誉为“中国白”。近日,经国际奥委会和中国奥委会授权,由中国艺术家白明和法国艺术家富尤(Jean-François Fouilhoux)创作的作品《巴黎2024奥运会—中华璧·凯旋尊》成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特许商品。
-
第四届法兰克福中国节举行—— 展现中国文化魅力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8月2日至4日,第四届法兰克福中国节在德国法兰克福市举行。本届中国节主题为“绿色发展、低碳生活和可持续未来”。活动吸引了众多当地民众和游客参加,为促进中德人文交流和两国人民相知相亲搭建了平台。
-
好望角踏勘
印象中,南非的好望角是非洲大陆最南端。不少史料介绍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是1488年“带领船队航行至非洲大陆最南端并发现好望角”,另一位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则是1498年“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开辟了从欧洲绕道好望角通往印度的航线。甚至一些权威报刊也不乏“南到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好望角”等描述。
-
中华体育文化展在巴黎开展
该展览分“同源”“共生”“交融”“互鉴”四部分,展出中国体育博物馆馆藏精品139件(套)。在这里,观众可以通过珍贵的文物和精心的场景布置,了解中国体育文化,体验中华传统体育项目。
-
日本民众集会要求返还从中国掠夺的文物
“中国文物返还运动推进会”联合代表、日本“继承和发展村山谈话会”理事长藤田高景表示,很多在过去侵略其他国家、掠夺文物的发达国家现在开始逐渐归还掠夺的文物。改正过去的错误,是和解的第一步,把过去掠夺的文物理所当然地留在自己国家是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