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是旅游的“必修课”
文明和谐、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游客既是受益者,也当是建设者
-
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
-
文博大展一票难求,供需矛盾如何破解
日前,“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20万张“早鸟票”销售一空,展期也被全部约满。无独有偶,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的“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沙”展览也燃爆京城,成为暑期热门打卡地。
-
研学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
近年来,研学越来越火热。暑假刚到,琳琅满目的研学信息令家长眼花缭乱。研学,是行走的课堂,集体验、实践、探究、旅行于一体,既有利于丰富视野、提升文化素养,又有利于增强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化发展,使中小学生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培养综合能力。但是,面对五花八门的研学产品,家长和孩子到底应该怎么选、怎么做,才能让研学学有所获、研有所得?
-
研学游应以探究学习为本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主打寓教于乐的研学游,强调学生的亲身参与和观察,通过集体生活的历练,拓展认知思维,培养实践能力,因而被视为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近年来颇受追捧。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超过1600个,预计2026年我国研学游学整体市场规模将达2422亿元。
-
为博物馆“延时开放”点赞
近年来,热门博物馆一票难求,游客为一睹珍贵馆藏大排长龙。尤其到暑假,有的下午场还没逛完就到闭馆时间。“博物馆能不能晚点下班”的呼声,反映出百姓高涨的精神文化需求与优质服务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